许浩青书法篆刻艺术——墨韵刀痕中的时代交响
更新时间:2025-08-05 17:51 浏览量:1
在当代书坛的喧嚣中,总有一些作品能穿透浮华,以质朴的力量叩击人心。它们不追逐展厅的视觉奇观,亦非文人案头的自娱消遣,而是将个体生命体验与时代精神图景熔铸于笔墨刀石之间。许浩青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恰似一曲扎根大地、仰望星空的交响,在传统技艺与当代精神的对话中,构建起独特的艺术宇宙。
许浩青先生创作秉持 “笔墨当随时代” 。《爱中华 —— 致敬武汉逆行者》抗疫专辑中,以书法篆刻定格抗疫记忆;《风华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入选建党 100 年展;《南展西扩东进》入北京冬奥文化展;《腾飞》成国际民航交流作品 。其借艺术讲中国与军队故事,传承国学书法篆刻,以创作服务国家、军队宣传,力求工作与艺术双丰收,让作品成为时代与精神的艺术注脚 。
许浩青先生的行草《见山见海见自己》,尽显其师法名家的功底。 笔法上,提按转折利落,“海” 字绞转灵动,“见” 字捺脚劲挺,笔墨控驭精准; 结构间,三 “见” 形态各异,大小欹正相生,打破平板;章法中,字距疏密错落,行气如流泉贯串,墨色浓淡渐变,暗合 “山之厚重、海之浩渺” 。作品承二王洒脱、米芾跌宕的帖学,又融自身 “内蕴刚劲、舒展飘逸” 风格。行草灵动与 “见自己” 的哲思互映,笔墨节奏里藏对天地与内心的观照,传统功底中见个人悟化,是技法与意境交融的佳构。
许浩青先生的艺术特质,源于其独特的生命体验。作为上海机场集团的民航安全管理者,他每日见证着飞机的安全起降;作为书法篆刻家,他在刀石笔墨间构筑精神家园。在篆刻领域,许浩青先生的篆刻《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作品,于方寸间凝萃精神哲思,线条方圆相济,“宁静” 之稳与 “致远” 之逸形成张力;刀法爽利中含浑穆,披削留红如战旗猎猎,又隐现文人印的细腻;章法打破匀落,疏密错落间,“静” 与 “远” 的空间呼应,暗合 “淡泊” 的留白智慧 。既是传统篆刻的当代转译,更是艺术家用刀石证道的精神注脚 —— 在喧嚣中守静,于传承中明志,尽显新古典主义篆刻的深邃与温度。
当书法界陷入 "创新焦虑" 时,许浩青先生的选择显得尤为清醒。他的作品没有惊世骇俗的形式实验,却以 "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实现着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型。这种转型不依赖于观念先行,而是源于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书法是 "心画",是 "载道之器",更是 "人格的外化"。
许浩青先生的艺术实践,为当代书法篆刻开辟了一条中正之道。他证明,真正的艺术创新,不在于形式的标新立异,而在于能否建立传统与当代的精神通道;艺术的社会价值,不取决于市场价格的标高,而在于能否成为时代精神的载体。
当他的毛笔掠过宣纸,刻刀划过青田,我们目睹的不仅是技艺的辉耀,更是一位文艺工作者以艺术践行 “为时代立传” 的文化担当。这种创作姿态,既呼应了中国艺术 “文以载道” 的深邃传统,又诠释了传统艺术在当下最动人的当代性表达 。
墨缘斋文化
202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