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爱26年,90岁焦晃艺术气息不减当年,小30岁的妻子也是风韵犹存
更新时间:2025-08-06 13:59 浏览量:1
文|一只筷子
编辑|小茴香
一根针,一出戏,一束阳光洒在陈旧沙发上,九十岁的焦晃目光立马亮起来,熟悉的台词从他口中很自然地冒出来,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往昔。
荧幕前他是风度翩翩的康熙皇帝;舞台上他是让人叹服的“莎剧王子”,如今的他,褪去了浮华,只剩一双看尽人生的眼睛,和一位小他三十岁、陪他度过二十六年春秋的妻子陈晓黎。
那条破裤子上,几处被烟灰烧的小孔用细密的线脚缝补了,差不多看不出来痕迹,那些不引人注意的补丁,记录着两个相差三十岁的人在平常日子里怎么互相扶持
陈晓黎的手指灵活穿梭于布料之间,就像穿梭于他们共同的记忆,每一针都是一段无言的爱意。
焦晃1931年出生,经历过中国话剧的黄金时期,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台柱,他曾在《雷雨》《茶馆》等经典剧目中塑造过无数令人难忘的角色。
一九九九年,他凭借《雍正王朝》中老康熙的精湛演绎,让好几代观众都记住了那个威严又聪慧的帝王形象,可是在聚光灯下光彩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情感变化。
“这就是我的日子,你真要进来”,1999年,六十四岁的焦晃对前来采访的记者陈晓黎说道,指着自己只有六十平方米、家具已磨出包浆的老房子
这句话像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了陈晓黎心湖的涟漪,她没有回答,却用接下来二十六年的陪伴做了最好的回应。
人生路途当中,焦晃曾经有两次进入到婚姻的艰难处境之中,在刚刚踏入演艺这个圈子的时候,他与第一任妻子居住在一间仅有六平方米的地下室里,那时候的生活虽然过得很贫苦,但是却满怀着希望。
完全没有想到,时代刚刚发生变化,那种平静就被打破了;工作也变得不稳定,妻子最终也决定离开了,第二段婚姻持续的时间很短,就像昙花一样,仅仅三个月就很快结束了。
那段日子里,他瘦得都变样了,还动过寻死的念头,是母亲的哭声才把他拉回现实
在上海的老弄堂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陈筱篱推着坐在助行器上的焦晃出去晒太阳
有时候他会忽然念出一段莎士比亚的台词,她就笑着接着往下说;邻居们打个招呼之类的,她总是很自然地替他回应,就好像在守护一件很贵重的宝贝。
焦晃一辈子都沉迷在表演艺术里,被叫做中国话剧界的“莎剧王子”,20世纪80年代,他在《李尔王》《麦克白》这类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里表现得非常好,充分的把西方经典和中国传统的表演方式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就算到了九十岁,当导演胡玫邀请他读诗的时候,他在舞台上那股精神头还在,“真心盼着再拍些戏,哪怕就那么一句台词,”这位老者眼睛里满是对表演的喜爱和期待。
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里,每天出门都要依靠助行器,一步一步缓慢地挪动,以前在舞台上很风光的艺术家,现在的行动被时间限制了
但是家里始终收拾得清清爽爽、规规矩矩;他身上的衣服尽管旧了,却很合身,这些小细节方面的注重,都是陈晓黎一天又一天用心整理出来的。
焦晃在舞台上演过好多王公将相,塑造了不少让人动容的角色,他凭借着精准的表演技法以及对人物深入的领会,收获了“戏精”的美称
《李尔王》里李尔王那癫狂又悲凉的状态,《雍正王朝》中康熙帝那沉稳且睿智的展现,《茶馆》内常四爷那无奈却坚守的特质,每一个角色都叫观众许久难以忘怀
邻人问他:“焦教员,啥时候再给我们演回康熙?”他慢慢摆摆手,嘴角却偷偷上扬:“演不了,但心里还在想着”,这位曾经驰骋演艺圈的老人,心里头还一直有对表演的热情
时光荏苒,焦晃的身体渐渐不行了,记忆力也越来越不清楚了,胡玫拿着手机,想跟他讲讲新鲜事儿,可他老是发愣,接不上话茬。
随后陈晓黎就会凑近他耳边,轻轻提醒,就像在教一个啥都不懂的小孩,这个比他小三十岁的女人,成了他记忆的延伸、生活的依靠。
北京人艺的舞台上,焦晃曾与于是之、朱旭等一代艺术大师共同演绎过无数经典。他们的表演风格严谨扎实,对角色的塑造入木三分。
焦晃演过的普希金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中的沙皇形象,至今被戏剧爱好者津津乐道。这位老艺术家用毕生精力诠释着戏剧的魅力,将西方经典与中国美学相融合。
岁月在焦晃的脸上刻下重重印记,可没法改变他骨子里那股子戏剧情怀,他一开口诵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光彩夺目的舞台
陈晓黎站在旁边,眼里满是自豪和怜爱,她知道这个过去威风凛凛的男人,心底一直住着那个热爱演艺的少年。
焦晃曾讲过:“演员这行,台上就那么一小会儿,台下可得下十年的苦功夫,”拿这话来形容他跟陈晓黎的爱情,说不定还挺合适。
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只有点点滴滴的陪伴;没有惊天动地的承诺,只有日复一日的守候。他们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胜过千言万语。
弄堂口的阳光洒在两人身上,一老一少,一高一矮,构成了上海老城区最温情的风景。
焦晃身上穿的衣裳就算打着补丁,却也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陈晓黎的脸上虽然有了岁月的痕迹,可还是精神抖擞
他俩之间的感情,没有那种特别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从平常的点点滴滴中透出真诚又实在的情谊。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焦晃在舞台上演绎过无数角色,却在生活的舞台上找到了最动人的剧本。
跟陈晓黎一起度过了二十六年,他们用平凡的日子写出了不一般的爱情故事,比起荧幕上的帝王将相,这种相互扶持的深厚感情,更有气魄,更显真诚。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焦晃和陈晓黎提醒我们:真正的爱情不在于年龄差距,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细水长流的陪伴,日复一日的守候。
一针一线的补丁,一句一字的提醒,一点一滴的关怀,构成了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太阳落山了,在陈旧的沙发上,焦晃念着熟悉的台词,陈晓黎轻轻地接着往下念,这一幕比好多话都有用,把人生的道理都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