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 海河之北又近又美:天美艺术街区,怎样“把日子过成了艺术”
更新时间:2025-08-06 15:57 浏览量:1
渤海之滨,海河之畔,一座承载历史记忆与现代活力的艺术街区正悄然生长。这里,百年文脉与创新实践交织,历史建筑焕发新生,非遗技艺对话数字科技,艺术展览融入市井生活。作为天津市“十项行动”的生动实践,天美艺术街区以“艺术+”为核心理念,推动城市更新、文化传承、商业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绘就“街区、社区、景区、校区”四区融合的崭新画卷,为全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天津方案”。
艺术+历史:传承文脉 老城焕发新活力
海河,天津的母亲河,流淌着六百年的漕运记忆,见证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崛起与民俗文化的繁盛。天美艺术街区依河而建,深挖“艺术与历史共生”的基因,以“微更新+强介入”的创新模式,实现“从遗存到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天津美院雕塑系南侧的二层小楼,曾是曹禺先生创作经典剧目《日出》的灵感之地。街区完整保留其建筑肌理,修复后将其打造为美育活动中心,定期举办艺术沙龙、戏剧工作坊,让历史空间焕发当代生命力。类似案例在街区比比皆是,街区将三岔河口的工业遗存、市井生活与当代艺术相融合,以艺术为媒介,既留住城市记忆,又赋予其时代价值,成为天津“见行见效”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
“历史为艺术提供叙事深度,艺术为历史注入当代活力。天美艺术街区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总体分为三大板块:展示区——承担文化展示功能,核心区——融合教学与商业,扩展区——重点发展文化与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河北区住建委主任罗云介绍,通过系统梳理海河文化带的历史脉络,街区已活化利用5处历史建筑,形成“可生长的艺术容器”,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艺术+商业:破界融合 重构消费新生态
走进天美艺术街区,传统商业的边界被彻底打破。0.76万平方米的核心商业区内,“策展型零售”“艺术衍生品市集”“数字互动空间”等新业态引人注目。目前,街区已签约20家品牌商户,其中4家为首进天津的头部品牌,业态涵盖生活美学、潮流餐饮、沉浸娱乐,签约率达86%。
街区在建筑形态、业态组合、运营策略上进行了开创性的塑造,不同于“多城一色”的标准化商业体,在这里,艺术与商业的融合不仅是业态叠加,更是价值重构。不同于传统的商业街区美陈,天美艺术街区将艺术作品融入到街区内。此次海河艺术季,就将集合天津美术学院及天津市其他高校的艺术毕业作品,于街区内十余个点位进行展示;此外,街区还将定期举办艺术拍卖、文创快闪,将艺术价值转化为消费动能。数据显示,2023年底展示区开放以来,街区客流量同比增长128%,艺术溢价的“乘数效应”显著。
“我们正在构建‘艺术溢出 商业反哺’的闭环。”街区运营方天津艺文润城城市更新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柏入介绍,街区通过开发艺术周边、引入数字科技、推动大众共创,以“艺术+商业+产业”盘活资产。同时联动周边社区、校区,打造共生商业生态。这种“无界融合”的模式,为传统商业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艺术+产业:创新驱动 激活经济新引擎
天美艺术街区不仅是文化地标,更是产业升级的试验场。
南部扩展区聚焦“非遗+”新消费,引入刻砖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打造“非遗产业化新业态”与“历史建筑功能再生”双轮驱动体系,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项目深度融入“刻砖刘”非遗工艺,系统规划“非遗+”四大产业模块,同步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与文化IP产业化开发,着力打造国家级文化、艺术、产业融合示范基地。
北部扩展区以“数字未来·艺术先行·产业融合·生态共建”为招商策略,发力“数字+艺术”,吸引虚拟现实、数字藏品等企业入驻,构建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圈,积极推进河北区文化产业不断聚集“新资源”、培育“新动能”、谋划“新空间”,开辟文化消费新赛道,加快促进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艺术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河北区城发集团董事长刘伟表示,街区将打造文化价值与产业经济双向循环的创新生态,通过艺术介入破解传统产业同质化困局,实现商业内容艺术化、文化消费多元化、艺术产业场景化,使街区成为新消费时代的产业孵化试验场。
艺术+生活:全民共享 打造城市“美育客厅”
2023年12月,天美艺术街区展示区正式开放。短短一年多,这里已举办70余场活动:天津城市更新发展与创新论坛、国际设计周、城市客厅-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来自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的石版画艺术展……艺术不再是殿堂高阁的专属,而是融入市井烟火,成为全民共享的生活方式。
今年二季度,街区将推出“海河公共艺术季”“天津美院毕业展”“海河青年艺术季”等全新IP,打造“处处可展览、时时能美育”的文化生态。街角的长廊变身露天美术馆,商铺外墙成为涂鸦画布,家住附近海韵家园小区的居民陈女士感叹:“在这里,逛商场像看展,散步也能遇见艺术。”
街区还创新构建“1+N”全域美育矩阵:以核心艺术馆为引领,配套街头艺术长廊、户外装置、微展厅等,形成多层次体验空间。将传统商业体转化为“策展式文化休闲场域”,通过艺术展览与在地文化活动的密集植入,重构商业空间为城市文化会客厅。“艺术不应被束之高阁,而应成为城市生活的底色。”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表示,街区正重新定义公共艺术的叙事逻辑。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未来纵深处迈进。天美艺术街区作为天津首个“四区融合”艺术生态综合体,以“艺术+”破题,探索出一条文化传承、经济转型、社会治理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不仅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更为中国式城市现代化提供了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