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一: 中国文学艺术界杰出贡献艺术家
更新时间:2025-08-06 16:34 浏览量:1
星汉辉耀,艺海无涯。今以“中国文学艺术界杰出贡献艺术家”之荣,礼赞群英。此荣光凝聚丹青之魂魄,彰显笔墨之精神。
诸贤以心血铸就华章:书家笔走龙蛇,承右军之骨,继鲁公之魄;画家墨染乾坤,融八大之意,汇石涛之韵。陶瓷巨匠,抟土为器续千年窑火,釉彩生辉写时代新篇;根雕圣手,化朽木为神奇,在虬枝盘错间见天地大美。更有剪纸、漆艺、诗词等非遗传承,皆以匠心独运,开艺术新境。
其德若幽兰,其艺似飞虹。寸管含情,写就民族精魄;丹青有意,绘出时代气象。水墨交融处,可见天地之心;线条流转间,能窥造化之妙。
今授此誉,非惟彰其绝艺,更显"书画载道,笔墨传神"之真谛。愿此翰墨之光永耀,引后学继往开来,共绘中华艺术之新篇章!
薛一,笔名石林,1956年生,四川资阳市人,自幼与杨健侯老师家为邻,耳然目睹杨老师画画,从1975年至今绘画生涯40余年。师承杨健侯、张世新、黄文雄三位书画名家,作品被多地博物馆收藏。2022年6月在广州拍卖作品,2023年3月在香港展出拍卖,2024年元月在深圳拍卖作品。中央电视台CCTV《艺术名家》栏目特聘客坐教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燕京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资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薛一的画传承了杨健侯老师的画的优点,笔墨含“情”。无论是山川还是花木,都融入了对大自然的爱、对生命的爱。具真情方显活力。驾驭笔墨,伸张了作品的情感意蕴和个性精神,所作真气淋淋,充溢着勃勃向上的生命气息。作品中涌动着内在的活力,是一种自我“心象”的写真。
他的山水,笔墨纷披,用笔恣肆,稳健灵活,简略粗豪,若不经意的“偶得”之作,三线五线的田野水岸……平淡至极,洗尽尘滓,如皓月之无尘,表现出了意象的极大丰实性,突出的是“内美”。
他的花鸟,形式简逸,竹木枝叶扶疏,鱼虫禽鸟形象生动,遗貌取神,缘物寄情,寥寥数笔却是满纸生机。丹青写来是“精神”。
承传丹青真意 绘就自然生机
——记著名画家薛一
当今日画坛纷繁竞逐之际,薛一先生以四十余载沉潜之功,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开辟出清朗境界。生于蜀中资阳灵秀之地,少年时便得机缘与书画名家杨健侯先生为邻,每日耳濡目染,种下艺术慧根。后系统师承杨健侯之笔墨情韵、张世新之雄浑气象、黄文雄之灵动意趣,三位名家精髓如江河汇流,滋养其艺术血脉。巴山蜀水的钟灵毓秀,化作其创作中深沉的生命底色,使他的笔墨始终带着土地的温厚与文化的根性。
观薛一先生的山水花鸟之作,顿觉一股清逸之气扑面而来,笔墨间藏情蓄意,实属当代画坛中以真情感动观者的典范。山水如浸透茶汤的旧笺,洇染着化不开的故园情思。其笔法温润如玉,善以淡墨皴擦山体,留白处云气自生氤氲;焦墨轻点树冠葱茏,枯笔扫出石阶苔痕。构图尤见匠心:山径逶迤处必现竹篱小院,烟波迷离时隐现乌篷帆影。笔下从无崇山峻岭之险,却有润物无声之暖——黛色峰峦如母亲环抱,碧溪绕舍似乡音叮咚,半角柴扉飘出豆瓣酱香,石桥苔滑记取儿时屐痕。此般山水非眼观之景,实乃将四十载离愁化入水墨,以疏淡笔墨煨出浓酽乡情,尺幅间尽是游子梦中的故园体温。
其花鸟世界乃天人合一的诗意净土。尤以葫芦题材《种瓜得瓜》臻于化境:篆籀笔意写老藤盘绕如游龙戏珠,淡赭与石绿交融晕染,葫芦垂垂若金钟悬空。墨色浓淡间光影流转,浑圆果实饱含大地乳汁,藤蔓舒展似拥抱春风。通幅不见蜂蝶喧闹,却在静穆中透出万物共生的大和谐——新藤与老干缠绵对话,青叶与黄葫色彩交响,题跋"种瓜得瓜"四字如点睛之笔,道破自然轮回的永恒禅意。菊花作品则见刚柔相济:焦墨飞白勾寒枝铮铮似铁,藤黄点染抱香之蕊,花瓣层叠如金甲映日。观其霜菊,花瓣外缘如剑戟张扬,花心却蕴藏温润绒光,恰似蜀人刚烈外表下的柔软心肠,在肃杀秋风中奏响生命礼赞。
承传丹青真意,绘就自然生机。薛一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对艺术的虔诚求索,终铸就璀璨成就。其作品以“真情”为魂,以“心象”为体,以精湛笔墨为用,形成强烈个人风格,被誉为“当代文人画重要代表”。其艺术造诣广受学界推崇,作品被多家重要博物馆珍藏。市场价值亦稳健攀升:2022年6月广州首拍即引发关注,2023年3月香港展览拍卖更创成交佳绩,至2024年元月深圳专场,其山水巨制《巴山秋韵》以瞩目价位落槌,充分印证其艺术的高度认可度与收藏潜力。他以笔墨为桥,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绘画的生命力,堪称传承与创新并举的艺术大家。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田继学
2025年8月5日 书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