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朴茂厚重 大巧若拙——崔如琢水墨荷花作品艺术特色解析(图)

更新时间:2025-08-07 00:07  浏览量:1

崔如琢的水墨荷花作品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标志性创作,其以恢弘气势、创新技法与深厚文化意蕴著称,在艺术市场屡创高价。

崔如琢的荷花突破传统尺幅局限,以巨幅手卷或通景屏形式呈现荷塘的壮阔气象。如《荷风盛世》(18米×2.8米)为人民大会堂最大画作,以泼墨荷叶构筑视觉交响,展现盛世气象;《清秋荷塘听雨眠》(43×956cm)则以长卷形式演绎秋风荷塘的律动,墨色浓淡交织如自然韵律。他将荷花视为“第五君子”,承袭周敦颐《爱莲说》的哲学内核,强调“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格。作品如《冷碧清秋水,秀色空绝世》以冷色调渲染秋荷清寂,在绚烂中透出孤高,暗含文人风骨。崔如琢作品中的荷叶以泼墨、积墨法营造半抽象肌理,浓墨处透光、淡墨处发亮;荷花则用行书笔意勾勒,松秀灵动。这种“形散神聚”的处理,将客观物象升华为对生命的观照。

崔如琢将传统指墨技法推向新高度,突破其限于小品的桎梏。他以指代笔,结合掌侧、指甲等部位,利用纸纤维质感创造丰富肌理。如《清秋荷塘听雨眠》。崔如琢融合泼墨、焦墨、积墨等技法,克服指画易“焦躁浮滑”的难点。作品《盛世荷风》中,灰墨干湿相济,焦墨勾勒叶脉,形成“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对比。在水墨基底上以洋红、艾绿点缀花蕊,如《冷碧清秋水》中冷色调中的暖色跳跃,赋予画面生机。

为捕捉荷之神韵,崔如琢曾移栽白洋淀万株荷花于庭园,日日观察其四时变化。如王阳明“格竹”般体悟物性,最终在“躺卧水面观荷”时顿悟,将物理形态转化为心象表达。其自题诗“吾道卷舒池上荷”道出创作核心:荷的卷舒开合象征人生进退之道。残荷不绘衰飒而显“正气纵横”,体现对生命韧性的礼赞。崔如琢作品背面隐含宋元绘画基因(宋画写实、元画抒情),同时吸收西方抽象风景的构成意识。如《清秋荷塘听雨眠》中,水墨韵律如交响乐章,卷末禽鸟点睛则承袭潘天寿边角构图,形成东方美学的现代转译。

崔如琢的荷花不仅是笔墨技法的革新,更是中国文人画精神在当代的延续。其巨幅指墨荷塘以“朴茂厚重、大巧若拙”的气象,重构了传统花鸟画的格局,既呼应了“盛世荷风”的时代主题,亦在艺术市场上树立了东方水墨的价值标杆。正如邵大箴所评:“他在指墨领域一枝独秀,将中国美术推向新未来。”

朴茂厚重 大巧若拙——崔如琢水墨荷花作品艺术特色解析: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