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东风起,彩韵生:当代艺术家陈持平的诗画交响

更新时间:2025-08-08 00:37  浏览量:1

在医术温柔与绘画自由的交响里,陈持平以丙烯为笔,掀起一阵东风,让色彩在画布上翩然起舞。他善用层层堆栈的饱和色块与留白对比,将每一幅诗意画作都化作一行行跃动的诗句:或江月映波,或梅香暗寄,或飞瀑迸银河。在他手中,色彩不再只是视觉符号,更承载着生命的喜悲与对自然秩序的深情吟咏,真正实现了「以色入境、以情抒怀」的东方美学理想。

艺术家简介

艺术家陈持平。

陈持平,1953年生于台湾新竹,自幼便在绘画与医学两股力量之间感受深切的呼唤:一边是画布上浓墨重彩的自由想象,另一边则是手术刀下温柔而精准的拯救生命。1971年毕业于新竹中学,1979年毕业于高雄医学院医学系,随即投身妇产科领域,成为许多生命的「胎儿守护者」。他曾经担任台北马偕纪念医院副院长,并于染色体及产前遗传诊断领域卓有建树。

陈氏家族自有浓厚的艺术传统:其祖父陈开泉,早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承中国画大师刘海粟,与李可染同窗切磋;回乡后任教中学,培育无数青年才俊。其父陈祖儒亦精于篆、草书,书法的优雅笔致深植家中。尽管父亲在他求学医途后不再强求画艺,但对艺术传承的那份期待,早已默默在他心底深植种子。

在医疗与创作的拉扯中,陈持平选择了白袍,但从未真正放下画笔。大约在12年前,他重新拾起画刷,将积蓄已久的色彩情感倾注画布,并创立「调色盘艺术」技法──以剩余颜料重新调配,创造强烈的视觉张力与丰富的色彩变幻。他的丙烯画结合水彩的灵动与油画的厚重,既有东方「以形写神」的意境营造,也揉入书法「笔意筋骨」的磅礴气韵。陈持平亦擅长篆书与草书,将书法精神不着痕迹地融入画面线条,形成「铁画银钩舞秋风」的独特美学。

画作赏析

《春江花月夜(一)》丙烯颜料,91×72.7 cm,2024

《春江花月夜(二)》丙烯颜料,91×72.7 cm,2024

《春江花月夜(一)》画面以丙烯的薄涂与浓淡堆栈,营造出近似墨韵的氤氲效果。平滑的江面与连绵远山,山影如镜,氤氲在朦胧轻雾中。左下角一叶嫣红小舟轻轻漂浮,恰如昨夜落花的残瓣,映照出「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的幽思;皎洁圆月悬于天际,柔光洒满江面,带出春夜的静谧与遐想。《春江花月夜(二)》以饱和色彩与留白构成鲜明对比,分割天地,上半幅夜空深黑,圆月如灯;下半幅江水如瀑,以刮刀或干刷手法,将丙烯刷出如波光般的碎纹,彷彿江水自画外流向远方。画中一只孤舟委身于光与影的交错中,恰与「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的沧凉意境相呼应,带出春光易逝、岁月无声的感慨。

两作皆取材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意,以月、江、舟为核心元素,透过画布原色与多层次丙烯色带,营造出光影交织的寂寥氛围;孤舟与明月反覆现身,成为寄托乡愁与时光流逝的永恒意象;画家或以细腻色彩点缀、或以浓淡笔触变化,皆成功捕捉了春江夜月下那种既柔美又带淡淡哀愁的诗画共鸣。

《嗅梅》丙烯颜料,91×72.7 cm,2019

《嗅梅》画面中央,扭曲而有力的黑色梅枝自画底生出,向四面伸展,彷彿破云而出的生命脉络;枝头粉白梅蕊繁密点染,如云霞般轻盈而热烈。背景以淡粉与浅蓝的渐层,勾勒出远山与水面氤氲的春色,恰如诗中「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的跋涉足迹与云雾迷离。梅树的粗犷与花蕊的娇嫩对比呈现,根部裸露亦显顽强,象征寻春者千山万水后,仍不放弃的探索之心。画面下方零星散落的花瓣,宛若画外的芳香,流露出「归来偶把梅花嗅」的诗情画意。当视线落于那一抹嫩粉,心中忽然一震:原来春天早已潜藏于枝头,不必远寻。

此作以色彩与笔触重现诗句意境──先是苍茫跋涉的落寞,再到蓦然回眸的惊喜,最后在梅香中领悟:春,不是在远方,而是在当下,每一次低头嗅梅,都是与自然对话的瞬间顿悟。整幅画在视觉与诗意的交融中,巧妙地将无尽藏尼的韵味留存在观者心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丙烯颜料,91×72.7 cm,2024

《飞流直下三千尺》此作以深紫色和点状星斑刻画夜空,繁星如银河倒洒,与画面右侧那如白缎般飞瀑相映成趣。瀑布由高崖直泄而下,水花飞溅于岩石与溪流之间,宛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而瀑布背后,夜空中浑然成形的光带,犹如银河,自天而降,正呼应李白诗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画家以粗犷的黑色线条勾勒松林与山崖,展现出大自然的刚劲与雄浑,并以白色与淡紫的晕染,赋予水流与夜雾一种梦幻般的轻盈。下方溪中石块映现点点倒影,彷彿天地相融,水流与星光交错,让观者在凝视中彷彿身处幽谷,感受万丈瀑声与满天星河交织的壮阔景象。整幅画不仅再现了李白诗意中的浪漫想象,更透过色彩与笔触,让人真切体验自然之力与宇宙之美的无限辉煌。

《旅夜书怀》丙烯颜料,91×72.7 cm,2023

《旅夜书怀》以浅蓝、橙黄、朱紫与深蓝数道横向色带交叠,精巧地呈现暮光向夜幕迈进的湿润氛围。点缀其间的星点如碎银散落,既映照冬夜的透澈,也诉说旅人内心的幽思。画面中央,一只雪羽沙鸥振翅飞行,由黑颈与纯白羽翼构筑出的鲜明对比,瞬间抓住目光,恰似杜甫咏道:「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画家以简练却有力的笔触赋予鸟身动感,仿佛它自画外掠过,直入无垠苍穹。左下落款「CP Chen 2019 8 3」如同旅夜书怀中的印记,见证这一刻的漂泊与自在。观者凝视此作,彷彿与沙鸥共赴天涯,心随羽翼展翅,体会孤寂中蕴含的自由与诗意。

《枫桥夜泊》丙烯颜料,91×72.7 cm,2020

《枫桥夜泊》以亮眼的粉红底色衬托夜色,破除传统夜泊的墨青,映照出如霜如雪的星点飞溅,彷彿「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凝寒气息。远方山峦轮廓以暗黑色勾勒,山顶上的寒山寺宝塔被一轮明月形影相依,犹如诗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所描绘的静谧意象。山下江面宽阔,月光在水中分裂成一道斑驳的白色光带,恰似通往彼岸的幽深音律。

画面左侧,枫枝以浓烈的朱红点缀,垂照水面,呼应「江枫」诗意;水面中零星散落的金黄点状,如渔火在夜色中闪烁,暗合「渔火对愁眠」的孤寂氛围。下方小舟低伏,渔翁立于船头撒网捕鱼,钟声回荡中,勾勒出一幅沈静却生机盎然的江夜图景。陈持平以大胆的色彩对比和细腻的点描,将张继的千古名句化为视觉符号:粉红象征异想与忧愁,炭黑呈现夜的深沉,白点又犹如剎那星火,让观者在视觉冲击中,感受诗画合一的空灵与沧凉。此幅不仅是对「枫桥夜泊」的现代诠释,更是一次色彩与诗意的浪漫对话。

《爱在深秋》丙烯颜料,91×72.7 cm,2020

《爱在深秋》画家采取浓烈的红、黄、绿色点与深黑树干的强烈对比,层层堆栈出深秋森森林相。深色刷痕与色彩飞溅,犹如落叶随风飞舞,带出风起叶落的韵律感。向上延伸的树干挺秀有力;而地面上斑斓的碎点落叶,宛如满地金锦,承载着深秋特有的浪漫与温暖。光线从远方透入,微微映照树影,为画面注入希望与生机,传达出秋意浓烈却又隐含爱意的感动。

《除却巫山不是云》丙烯颜料,91×72.7 cm,2025

《除却巫山不是云》画面以炽烈的晚霞为题,橙黄、朱红与蔚蓝相互晕染,打造出一片如火如云的壮阔景致。前景巍峨山峰以深黝墨色勾勒,层层层峦间萦绕着白色云带,宛若烟雾绕峰,又似江海翻涌,恰如诗句「除却巫山不是云」:唯有这里的云,才能让人信服何为真云。画家以粗犷笔触绘出云层在色带间起伏,象是有形的水流,又似无垠的天幕。远天中,那轮明月从云海缝探出,为火红的天际流光增添一抹温柔。观者彷彿置身于巫山之巅,云雾在脚下流转。此作不仅复现了云海的瑰丽,更借景抒情——除却这里的云,世间万物皆不成其真,正如深情难忘,除却真意,余皆虚幻。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丙烯颜料,91×72.7 cm,2022

《漠漠水田飞白鹭》以浓烈的金黄与深黑交织,分割出水田、芒草与倒影的层次。最上方夕阳似一轮浑圆橙红,在芒穗间留下一抹暖光,远处夏木林影浓密,犹如诗句中「阴阴夏木」的静谧。中段水田以横向刷痕勾勒,反射天空微光,营造出「漠漠水田」的辽阔感。画面下方,五只白鹭振翅低飞,洁白羽翼在金色水面上掠过,留下一道道优雅的弧线,恰与「飞白鹭」相呼应。鹭鸟身形轻盈,似乎连同观者的视线一同滑过水面,感受微风与湿气。

细看芒草处,黑色与棕褐线条密集堆栈,粗细交错,仿佛能听见黄鹂的清鸣在林间响起,呼应诗中「啭黄鹂」的生动乐声。整幅画在燥热的金色调中,流露出一种夏季黄昏的沧桑与宁静,让人心神随之舒展。正如王维所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透过视觉与听觉融合,唤起观者对大地与生命的细微感知,让人自然而然地沈浸在诗画交融的意境里。

《出黑暗,入光明》丙烯颜料,91×72.7 cm,2020

《出黑暗,入光明》上方以浓烈的朱红与深褐交叠,彷彿暮色中燃烧的天幕;中段涌现温暖的金橙光晕,象是未来希望的前兆;下方则是一片深黑,点缀着繁星般的白点,在这片晦暗与微光之间,一匹以白色线条勾勒的骏马跃然而出。彷彿冲破黑暗的重压,奔向那一线光明。马身周围迸散的白点飞溅,犹如斗志迸发的星光,令整幅画面更显生动与张力。

画家以极简的色带与点状元素,构筑出从幽深谷地跃至朝阳之巅的视觉诗篇。鲜明的对比使观者彷如亲历生命的转折。在最深沉的夜里,只要勇敢挺身,便能迎接黎明的辉煌。马匹不只是奔跑的动物,更是意志的化身,传达出无惧前路、直面光明的勇气。整体画面既有张力,也带来静谧的反思──在黑暗中蜕变,才更能体会光明的可贵与灿烂。

这十幅诗意画作,宛如陈持平医师生命经验的诗行回响──他从少年时代在家学艺术熏陶的背景中,埋下对美的追寻;又在妇产科的临床拯救中,体悟生命的脆弱与可贵。每一笔色彩,都承载他「以画疗愈」的信念:以诗入画,用情解剖,以医者的温柔与画家的自由,将救人与创作交织成一段关于生命、自然与灵魂共鸣的动人乐章。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