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展传奇人生,新加坡女艺术家“张荔英·此心安处”艺术展深圳启幕
更新时间:2025-08-10 17:28 浏览量:2
由何香凝美术馆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张荔英·此心安处”展览,8月9日在何香凝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张荔英自1947年上海个展后,首次在中国系统性呈现其艺术生涯全景;这也是继2020年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为张荔英举办重要回顾展之后,首度开启国际巡展。张荔英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创作的约60件画作及80余件珍贵文献,自新加坡远道而来,呈现于中国观众面前。
作为新加坡现代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张荔英的一生恰是一部流动的文化对话史:她出身中国显赫富商家族,早年嫁与民国时期知名外交家陈友仁,多年辗转于上海、巴黎、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多座国际都会,最终在新加坡安度余生。纵使早年历经家国与世界的剧烈动荡,她始终坚守艺术信念,自认使命在于“如实描绘人们的生活——鲜活、生动且充满生机”。为此,她将早年习得的现代主义的技法灵活融入不同文化语境,以敏锐笔触捕捉每一方土地的独特神韵。
开幕式上,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总裁暨馆长陈维德博士介绍,张荔英在东南亚现代艺术的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她汲取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影响,发展出独特的视觉语言——成为东南亚本土化现代主义实践的重要典范。她在南洋美术学院任教期间也是一位热忱的教育者。1982年,新加坡为表彰她对艺术领域的卓越贡献,授予其象征最高荣誉的“文化奖章”,以肯定她对本地艺术生态的深远影响。
此次“张荔英·此心安处”展览以双层展厅空间呈现62件精选作品,系统梳理张荔英逾四十载的艺术轨迹。从静物画中饱满的南洋水果,到风景画里生动的马来少女,张荔英用画笔书写了一场跨越山海的艺术对话,诠释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深层意蕴。
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在欧洲时期的早期作品,以及受其在中国和东南亚生活经历启发的画作。题材涵盖静物、风景与肖像,生动展现了她对所接触的社群与文化的深度参与。从市井烟火到异国景致,主办方期待观者能透过艺术家环球旅行的多彩视窗,窥见其以画笔编织的传奇人生,进而看见20世纪以来,近代艺术思潮在中国、在亚洲的生发与延续,及其在不同地域文化中孕育出的独特艺术风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是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与何香凝美术馆之间的首个联合项目。也是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首次在海外举办的新加坡女性艺术家个展。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局长章慧霓指出,近年来公众对女性艺术家的关注与日俱增,博物馆展览中的女性声音也愈发响亮。在女性艺术家研究与展示方面,何香凝美术馆堪称先驱,是展现张荔英艺术成就的理想殿堂。陈维德也在讲话中特别提及,2026年,何香凝作品将赴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展出,这将是其作品在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的首次重要呈现。这无疑也是何香凝美术馆“构建女性艺术研究的学术体系,搭建国际文化交流重要平台”的生动实践。
展览开幕前,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策展人林淑娟为观众带来精彩导览,引领观众穿越张荔英笔下的市井烟火与异域风光,感受“椰林树影”间的生命律动。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7日,展览期间,主办方也将推出多场相关公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