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保”王善朴走了,被周总理夸奖的栓保,用艺术谱写了他的一生
更新时间:2025-08-07 21:57 浏览量:1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编辑:XXD.B
2025年8月5日,豫剧泰斗王善朴老师与世长辞。
随着夏蝉的凄鸣,传来的还有对王善朴老师逝世的悼念。
这位老人用艺术谱写了他的一生。
而他的佳作藏着的是多少代人的回忆?
这位曾被周总理夸奖的“栓保”,又有着怎样峥嵘的一生?
王善朴老师在他将满百岁时,安然长逝。
在他这百年峥嵘中,不仅撑起了豫剧的脊梁,更挺直了身为中国人的脊梁!
1929年,那是个硝烟四起的年代。
而王善朴老师就是出生在那个年代的河北清丰(现河南省)。
家境贫贫的他在村子里读了小学。
为分担家中的压力,他在1937年之后的两年中,当过学徒,做过童工。
这两年可以说是王善朴老师最艰苦的两年。
不仅要承受昼夜苦干的劳累,还要承受打骂。
无法忍受的他,在1939年,瞒着家中父母考入了清丰县抗战第二剧团。
在老师陈玉才的教导下,苦练文武小生的他从此走上了戏曲之路。
王善朴老师在学戏时,不仅头脑聪慧悟性高,更肯吃苦努力。
以至于当年便在团里开演的《长坂坡》等戏剧表演中出演主角。
聪明肯学的王善朴老师在初登戏台,便让人眼前一亮。
年仅十岁的他,便凭借自己的表演成为名满城乡的小生。
可好景不长,次年,日军再次侵占了王善朴老师的家乡。
他所在的剧团也被迫解散,而他之后也只好回家种地。
直到七年之后的1947年,王善朴老师决定参加革命,加入了新青年剧社。
投入解放战争的他,随军参加了土地改革、剿匪、淮海战役等多个战区的慰问演出。
次年,更是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0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王善朴老师被调任为原青年剧社的戏剧队队长。
之后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活动,也为此编演了多部佳作。
他于自身困窘之际拼搏奋进,于国家艰难之时竭诚奉献。
走过了艰苦岁月的王善朴老师,即将开始谱写他的豫剧传奇......
1953年,王善朴老师被调,成为河南省歌剧团的演员。
随着这一调整,伴随着的,是一位豫剧泰斗的崛起!
1954年,王善朴老师随团,在全国一大上表演了《小二黑结婚》。
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参加了各式各样的戏曲演出。
他为团里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多。
其也先后被选为副团长、党支部书记以及团长,在豫剧界的地位同样水涨船高。
1958年,王善朴老师的巅峰之作《朝阳沟》在郑州首演。
同年四月,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人在河南省军区观看了这部作品。
王善朴老师活灵活现的演绎栓保这一形象,更是被周总理夸奖说,把栓保演活了。
栓保的成功塑造,更是让长春电影制片厂投来目光。
制片厂想将《朝阳沟》这一戏曲,以艺术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毫无疑问的,王善朴老师还是以“栓保”这一角色出演。
而后,《朝阳沟》电影,在1963年呈现至观众面前。
三个月瘦二十五斤,让王善朴老师真正的成为栓保。
一句“我坚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也让这个电影成为了一代经典。
而王善朴老师的道路并不止于此。
他通过对各路戏曲的唱腔的研究,甚至借鉴民歌的语调,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善调”。
而“善调”的革新意义突破了以往戏剧上程式化的枷锁。
这一突破使得唱腔手法真正地融入了人物情感的表达。
这一方法到现在仍然是豫剧创作的重要原则。
王善朴老师对艺术的探索和突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豫剧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而王善朴老师的光芒不仅只在舞台上,更在他的“课堂”上!
王善朴老师凭什么被称为真正的艺术家?
凭的是身前的专研和突破,更有身后的传承和坚守!
据王善朴老师的弟子回忆,他在教导时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音调和身段,极其严厉。
他也曾说过,“只要还能开口,就不能糊弄观众。”
“先学做人,在学演戏。”,这句话是他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
可见王善朴老师传承的不仅仅只是技艺,更有着老艺术家的品行和修养。
就是这种近乎倔强的坚守,让“善调”艺术原汁原味地得到传承。
2019年,91岁高龄的王善朴老师,为助力脱贫攻坚,亲自到卢氏县登台献唱。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在今年的演唱会上,亲手将十年前亲笔写出的《浪淘沙·三团》交给了现团长。
手稿中的“共产党是再生爹娘,老百姓是衣食父母。”,真切地道出了这个老艺术家的忠正初心。
如今,王善朴老师真正的完成了演唱《朝阳沟》中的承诺。
“我坚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
如今,这位峥嵘百年的老艺术家,带着他的“百年承诺”溘然长逝。
但他演唱的旋律又仿佛还在耳边莹然环绕。
这名老艺术家用他一生向我们诠释了,艺术并不会因生命的终结而消逝。
他一生的创作和演唱亦会在今后的文化中源远流长。
虽然“栓保”已然走完了他这一生。
但他的传承正带领着更多的“栓保”走在新时代的“朝阳沟”里,去续写那“百年承诺”。
发展、成名、传承,这是一门艺术的一生,同样也是王善朴老师的一生。
王善朴老师走了,但他的作品仍会流传于世。
就好像那个“栓保”,仍站在田间地头,对着你说:“咱这地方,寸土寸金。”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戏曲,也被戏曲永远留在了世间。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中国豫剧泰斗王善朴逝世
百度百科——王善朴
河南日报客户端——助力脱贫攻坚91岁高龄的“栓保”领衔文艺轻骑兵走进卢氏演出
河南日报客户端——王善朴从艺九十周年声腔艺术师徒演唱会在郑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