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民族舞剧《孩儿枕·家和兴》上演

更新时间:2025-08-11 16:26  浏览量:1

民族舞剧《孩儿枕·家和兴》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曲阳县人民政府出品,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保定市委宣传部、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支持,已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终评。该剧于7月18日在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首演,本月在京、沪两地亮相。

该剧以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为创作起点,基于其背后流传的民间传说,构建了一段温情故事,旨在诠释“家和万事兴”的传统理念与人伦情感。通过一件瓷枕、一户人家、一段真情,串联起宋代定瓷文化与人文精神,形成情理交融的舞蹈艺术呈现。

舞剧以民俗风貌和人物情感为载体,再现宋代百姓日常生活场景,凸显“风雅亦在柴米间”的生活美学。作品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表达相融合,赋予历史风貌人间烟火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普及。

“孩儿枕”是故宫博物院重要藏品,也是河北曲阳定瓷的代表作,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出品,其造型精美,体现了宋代市井文化风貌。民族舞剧《孩儿枕·家和兴》通过舞台艺术,探究这一经典工艺美术形象背后的古代民俗文化意义,展现宋朝时期定瓷相关的民俗风情、瓷文化、市井生活,彰显“家和兴”的内涵与魅力,以“生活”为窗口呈现雅俗并举的宋代美学图景。

剧中贯穿“家和兴”的情感主线,契合“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的理念。通过瓷灵与制瓷工匠“曲三杰”、窑官之女“谢白花”的相遇情节,以诙谐的演绎传递传统人伦思想和朴素情感,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故事设定于宋代天圣年间,围绕瓷娃娃形象以及“曲三杰”与“谢白花”的情感纠葛和人生起伏展开,讲述了一段家庭故事。舞者以亲切质朴的动作、灵动的身姿和诙谐的演绎,传递传统人伦思想与乡土情感,使民俗转化为鲜活的生活写照。该剧被认为是对家的呼唤、对民俗文化的致敬,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舞剧通过场景设计展现宋代市井风貌,包括大宅府邸、官窑瓷器、街头瓦巷、水旱码头、酒楼茶肆、水井、马车等元素,营造出具有生活气息与时代特色的宋代社会场景,呈现类似《清明上河图》的北宋风俗韵味。舞台中融入宋代“四艺”、《百子迎福图》等元素,传递宋代娱乐生活与精神审美;河北梆子、河北秧歌的融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色;“瓷灵”及“长舌妇”“喜怒哀乐”“恶霸”等丑角的设定,既考验演员表现力,也为观众提供了与传统文化对话的切入点。该剧以丰富的考证和细节呈现,营造出雅俗共赏、跨越古今的人文氛围。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挖掘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地域文化特色,主创团队历时近一年创排,两次赴曲阳采风。作品由赵铁春与李丽担任艺术总监,许锐任编剧,靳苗苗任总导演,谢鹏、丁丁、贾鹏飞、王彦、孙艾娜、杜少鹏、马雷、刘仙临、王徐峰等参与创作;朱瑾慧、徐萌、何仲达、郭凯、王萌萌等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者主演。

剧中取用河北秧歌、拉花等民间艺术素材,既服务于故事推进与表达丰富性,也体现了对民间舞蹈根源的探寻。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表示,该剧在取材、选题、编创及格调上具有独特性,以传奇故事和写实风格诠释中国人的人伦传统与生活写照,彰显民族特色与大众取向,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之作,期待以精心打磨的呈现面向观众。

“孩儿枕”的器型蕴含着中国人对家和万事兴的美好期望,作为定窑瓷器的杰出代表,其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反映了定窑的鼎盛历程,也象征着文化生命力的延续。舞剧通过融合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与定瓷文化,展现宋代美学特色。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