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蕴章:当今书法家这个称谓被滥用了
更新时间:2025-08-12 07:20 浏览量:1
在田蕴章先生的一档书法普及类栏目中,他回答了有关于“田雪松先生年仅20多岁就被人称为书法家,其能否担得起书法家这一称号?”的问题,对于这样刁钻的问题,田蕴章先生回答起来一直都是慢条斯理、游刃有余。
并且少不了借题发挥,抨击当今书坛。他认为按照当今对书法家的定义:成为书法家协会会员或者在大展中获奖等等条件来看,田雪松是可以算书法家的。
但是如果按照古代对书法家标准的界定,那么不仅田雪松算不上书法家,田英章、田蕴章也都算不上书法家。
田蕴章先生认为当今对书法家这个称谓使用比较混乱,书法家只能是别人赋予的尊称,不能自诩,很多自诩为书法家的人都是不懂书法的表现,是十分可笑的。
田蕴章先生的这番回答引人深思,在当今社会,"书法家"这个称谓确实存在着被滥用的现象。许多人在掌握基本技法后便急于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这种现象折射出当代艺术界的浮躁风气。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涵远非简单的笔墨技巧所能涵盖,真正的书法家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见解以及高尚的人格修养,这些素质的形成往往需要数十年的积累与沉淀。
田蕴章先生暗示当下书法家协会会员或展览获奖者即可被称为书法家,这种评判标准确实降低了"书法家"这个称谓的门槛。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书法界,在其他艺术领域也同样普遍。
田蕴章先生特意强调"书法家不能自称"这一观点,这反映出中国传统文人的谦逊品格,也揭示了艺术评价应当来自他人认可而非自我标榜的深刻道理,这种态度在当今这个崇尚自我营销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从田蕴章先生对田雪松先生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年轻一代书法学习者的期许,不急于冠以"家"的称号,而是鼓励持续学习、不断精进。
田蕴章先生对"田氏门中"的整体评价更显其胸襟,他不仅没有因为亲情关系而抬高评价,反而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家人。
田蕴章先生对艺术保持敬畏之心,对名利保持淡泊之态,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
在商业化浪潮冲击下,如何建立科学、客观的艺术评价标准,如何区分真正的艺术家与商业炒作的"名家",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田雪松作为书法世家的新一代,其成长轨迹也颇具代表性,年轻一代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如何在名利诱惑面前保持艺术初心。
田蕴章先生以其特有的睿智和坦率,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艺术教育课。这种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的态度,正是当代艺术界最需要的品质。
最后,田蕴章先生强调的"终身学习"理念尤其发人深省,艺术追求永无止境,真正的艺术家永远保持学徒心态,这种对艺术的虔诚与敬畏,或许才是"书法家"这个称谓最本质的内涵。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大师""名家"的时代,田蕴章先生的回答不仅解答了关于田雪松的疑问,更为整个书法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这种敢于说真话的精神,正是艺术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