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艺术旅居者的精神原乡

更新时间:2025-08-15 08:37  浏览量:1

美编范敏/制图

无论在山水间,还是在巷子里、旧厂房中,昆明的红壤,总能让“灵感”长出翅膀。

近期,昆明871文创园主题活动“2025影像艺术季·跨界基因重组计划”火了。这场由昆明旅居艺术创作者策展,以昆明老工业区为背景创作的影像艺术展,打开了新的昆明城市人文视角,给艺术者以解读昆明、融入昆明的路径,给观赏者以极大的视觉冲击与体悟。

这是一场旅人与昆明的双向光合。在昆明的地表之下,盘根错节的水系与红壤,滋养着五湖四海的创作者,他们扎进高原的土壤,在这片精神的原乡,灵魂共创。

跨界看昆明

11年前,吴宝芳离开故乡北京,挎着相机来到昆明。旅居昆明11年,这个曾拍尽北京胡同光影的胶片骑士,终于让相机吃透了红壤的显影配方。“温润、包容与烈性交织。”吴宝芳镜头中的昆明,格外耐人寻味。

吴宝芳是本次艺术展的策展人。对于策展的初衷,他将其浓缩为“跨界”,一方面是创作对象的跨界,即跨过世人皆知的昆明自然之美,去发现、表现昆明的多元之美,不为人熟知的一面;另一方面是艺术表现形式的跨界,从字画、胶片到刺绣、装置艺术,再到AI等,以不同的形式与昆明互动。

艺术创作中,吴宝芳将镜头对准871文化创意工场的重要一隅,即园中存留的原昆明重机厂车间遗迹。“它们从一个侧面,述说着昆明的过往、现在和未来。”很多人说吴宝芳怀旧,但他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昆明重机厂完成使命退出舞台,变身为昆明具有艺术氛围的文化创意园,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创造和新生。“这样的新生极大激发了我跨界创作的欲望,以展现这种生命力。”吴宝芳说。

吴宝芳的镜头,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记录。他将胶片对光影的敏感,与红壤赋予的“烈性”显影配方结合。在他的作品中,车间不再是静止的物象,锈迹被光影雕琢成时间的纹路,空旷的厂房通道在特定角度下,仿佛通往城市记忆的幽深隧道。他巧妙地融入装置元素、利用AI生成影像进行叠加或解构,让历史与现实、实体与虚拟在同一画面中交织对话。一幅看似描绘老车床的作品,细看之下,其表面可能流淌着由AI生成的、象征数据洪流的动态光影,隐喻着工业遗产在数字时代新的可能。这种视觉上的“跨界”叙事,极大拓展了观赏维度,引导人们思考城市肌理在时间维度上的复杂与未来。

与其他旅居昆明的创作者不同,白公子是高原红土养大的云南人。他眼中最能代表生命的符号是家乡的绿色,在他心中,“生命的绿色”不仅是视觉符号,更是流淌在血液里对家乡生命力最本质的认知。他的装置艺术,无论是花还是藤蔓,都饱含着一种从红壤深处生长出来的自信与野性。这是本土生命力在新时代语境下的自然迸发与艺术转译,为旅居艺术家的视角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根性”参照。“家乡给予我生命的理解,如藤蔓般坚韧,如野花般绚烂。”白公子说。

艺术展上,白公子的作品《重生》,点燃了观赏者对“生命力”的敬畏与感动。当深绿藤蔓穿破厂房斑驳的墙缝肆意伸向天空,观赏者仿佛听到了生命的呐喊。

脉搏共振

昆明的魅力,从来不止于四季不败的鲜花与慵懒的阳光。它更深邃的引力,藏匿于那赭红色的土壤之下——一种名为“包容”的原始生命力,一种允许异质文化生根、碰撞,最终开出奇异之花的包容。当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选择旅居于此,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画笔、镜头或刻刀,更是一颗颗渴望与大地、与历史、与城市隐秘脉搏共振的灵魂。

5年前,从国家民族画院退休的艺术家陈根,转身钻进了云南的山水。当观赏者惊叹于他在10米摄影长卷上洒金点睛,为昆明的历史记忆留下鎏金一笔时,陈根诚恳又略带幽默地回应:“昆明的墨锭含红壤铁离子9.7%,为市售墨锭的47倍。直接从大地的血管里蘸墨,自然呈现独特的‘金属胎记’。”

走遍云南、走遍昆明,陈根有个愿望,云南拥有大量古建筑,极具艺术价值,如果有机会,他希望能够运用自己的技艺,参与保护修缮。“这5年,昆明给了我自然怡人的生活环境,蓬勃的创作灵感。”陈根说。

蓬勃的艺术旅居生态,离不开活跃的艺术家社群和交流平台。除了像871文化创意工场这样的大型综合平台,昆明还散落着众多独立画廊、艺术空间、设计工作室、跨界沙龙和创意市集。这些空间不仅是作品展示的窗口,更是思想碰撞、技艺交流、合作孵化的温床。它们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城市肌理,为旅居艺术家提供归属感、认同感和持续创作的动力,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多元艺术、参与互动的丰富渠道。这种社群网络的繁荣,让艺术得以在昆明这片“红壤”上持续生长、开花结果。

正如云南艺术学院校史馆、民族艺术博物馆馆长,副教授谭尧升所说,昆明的艺术旅居魅力,在于它超越了特定的展览空间,将整个城市变成一个开放、流动、充满惊喜的艺术场域。这里,滋养了艺术家个体,他们以“跨界”为刃,剖开城市表象,揭示其多元、复杂、充满韧性与新生的内在肌理;他们用多元视角和媒介诠释昆明,在无形中塑造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使其人文景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与活力。(昆明日报 记者徐晓俊)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