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坚持血脉纯正,喜欢混血,都没有错
更新时间:2025-08-15 11:05 浏览量:1
文/冯海涛 画作/杜艳
中国画是以“象”为“心”,是学识、认知与修养的具象投射。绘画是“画所见”还是“画所想、所感、所悟”?这个问题如果放在没有照相和摄像设备之前,应该可以当作论点。可是时至今日“所见”已无需画来留下影像。“所想”“所感”“所悟”就成了艺术核心的表现。以象为心的中国画创作核心观,也将注定成为绘画艺术的核心创作思想和方向。绘画的当时代和未来时代,也将要出现大的变革,艺术审美也将重新定义。所见的具象,将会从艺术角度中脱离,科学观和哲学观讲作为艺术的画面和思想的指导方向。这是绘画艺术的整体方向定义,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画都会是在哲学和科学中前行。所以,后时代会出现西画的中国画表现和思想折射,中国画的西画表现方式和思想认知。这也是世界大同的一种文化前兆。
中国画的“写意”,不求于形似,却能把“真”表达的无笔现实,比写实更加的动人心弦,观者更容易在笔墨间摸到创作者的心跳,这就是以象为心的高妙之处。笔墨之境所达,所感、所悟、所想。西画的光影、透视也将会是以所感、所悟、所想为所达。中国画的创作,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画家来尝试光影、透视等来作为创作方式方法,但是画面的主导还是以象为心!中西绘画的方式方法和思想的融合,是必然之势。但是,不会影响绘画自有的中西方文化的根基。所以,融合、演变的过程中,所有的类似作品,都只能是时代和变革的产物,其艺术价值高低取决于作者日后的声望和名声。但是,这类作品在几百年后也绝对是文化考古的文献。
坚持血脉纯正,喜欢混血,都没有错。因为社会的进步就是在对立中前行的。我们当下的文化,当下的中国画,是什么样的状态,或者说,是哪方占领了优势和话语权,都不能作为对错,这些都是历史评价的。在当下,对错,优劣,也只是谁能在当下混的风生水起,谁日子过得好一些。整的不是道统,而是名利和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