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捞金? 知名艺术大师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 今年过花甲又回来了
更新时间:2025-08-15 15:05 浏览量:1
她是《智取虎威山》中惊艳亮相的“小常宝”,也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口中的“后起之秀”。
彼时的齐淑芳,在京剧艺术的璀璨星河中无疑是熠熠生辉的。
可就在1988年的深秋,一个决定让她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一场本该为期三个月的赴美巡演,却让齐淑芳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那里。
自此,“叛国”的标签被死死贴在了她的身上。
如今,年过花甲的齐淑芳再次归来,是为了安享晚年还是回国捞金?
齐淑芳的人生,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和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的祖父齐甲成,是清朝时期有名的京剧“老生”演员,父亲齐世英继承衣钵,成为了民国时期,颇受赞誉的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而母亲杨翠凤本就是京剧艺人,更是和父亲因戏生情。
在家学渊源的熏陶下,齐淑芳从小就对京剧展现出了兴趣。
尤其是在看到哥哥齐英才,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时候,这种兴趣就开始演变成了向往。
大嫂张美娟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张美娟可是有着“中国京剧第一女武旦”的美誉。
在得知齐淑芳有想学习京剧的时候,第一时间表示了支持,而齐淑芳也不愧出身京剧世家,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
再加上勤奋刻苦,八岁开始练习基本功,被压腿眼泪直流却一声不吭,嗓子哑了就喝生鸡蛋缓解。
而张美娟可以说是毫无保留,将一身“武旦”本事尽数相传。
17岁的齐淑芳锋芒毕露,基本功扎实得让很多老戏曲演员都自愧不如。
因此,她顺利来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凭借着一身本领,齐淑芳拿到了《智取虎威山》中的“小常宝”一角。
齐淑芳可谓是一战成名,她的唱腔和音色将“小常宝”诠释得入木三分。
观众的喜爱给齐淑芳带来了光明的前程,她成为了最年轻的“台柱子”。
齐淑芳在这以后也不断给大家带来精彩的戏剧表演,《杨门女将》中,她的“靠旗翻”足足能翻18个,功夫惊人。
《野猪林》里,她用从父亲那里学习到的“老旦”唱腔,让无数观众集体落泪。
而由齐淑芳带领的团队更是精英荟萃,李占华,素来有“活周瑜”之称,王佩瑜,被叫做“铁嗓子”。
这些年轻人可是京剧的未来,如今却能够独当一面,无疑是让不少前辈感叹,中国京剧后继有人。
时间来到1987年,美国的一家演出公司发来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够赴美表演戏剧。
听闻这个消息,剧团的人都很兴奋。
出国一趟,不仅能够赚钱,还能弘扬中国的戏曲文化,让美国人看看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底蕴。
就这样,众人欣然前往,第一场演出就大获成功。
前来观看的有不少都是华人,他们抱着对故国的思念捧场,还有一些因着新奇前来的美国人。
台下喝彩不断,齐淑芳团队的演出无疑是成功的。
然而,眼看着就到了归国的日子,齐淑芳的内心却不淡定了,在美国演出的日子,让她看到了自己另外的出路。
80年代是新旧文化交替的时期,国内很多戏曲剧团都受到了电视的冲击。
演出少了,赚的钱少了,发展机会也少了。
此时的齐淑芳固执地认为,只有在美国,她才能实现她的戏曲梦。
最终齐淑芳选择留了下来,不仅如此,她还说服了同行的近30名队员,消息传回国内舆论哗然。
曾经台下的观众,将喜爱转为了厌弃,不熟悉齐淑芳的路人,坚定地认为这就是一个“背叛祖国”的人。
《人民日报》更是不留情面,批判齐淑芳拿着国家培养的技艺,却在异国他乡另谋出路。
一夕之间,从备受瞩目到遭人唾弃,齐淑芳内心的复杂,无人得知。
家里母亲因为齐淑芳,被邻居指指点点,前夫龚国泰也不理解这种行为。
中国是京剧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人的根,为了前途就能轻易舍弃吗?
而且,齐淑芳不是自己一个人,她带去的演员们可都是当时中国京剧的中流砥柱,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传承断层。
齐淑芳的做法让国人实在寒心,可美国的生活真的像齐淑芳想象中美好吗?
其实不然,美国人哪里听得懂这咿咿呀呀的戏曲,台下大多还是华人。
演出结果不尽人意,而且美国的高消费,让他们不得不在演出的间隙思考如何生存下去。
为了获得美国人的喜爱,齐淑芳开始大胆改良。
她减少了脸上的油彩,加入了更多武打成分,使用了绚丽的灯光特效,配上了英文唱词。
在齐淑芳的努力下,他们渐渐有了名气。
可“叛国”的名头却始终驱之不散,随之而来的质疑也从不间断。
“我是来给京剧找活路的,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京剧”,这是齐淑芳的解释。
当年的一群人中,有人拿到了绿卡,有人回到了祖国。
而齐淑芳选择嫁给了一个美国人,并且大半辈子都待在了那里,她的解释似乎有些苍白无力。
不可否认,她所在的剧团,还是后来成立的“齐淑芳京剧学院”,确实一定程度上为京剧扬了名。
可是,当时的中国真的无法发展京剧了吗?
留在国内也可以去美国,去其他国家演出,宣传京剧文化。
真的只有在美国结婚生子,在美国定居才能做到这一切吗?才能实现齐淑芳的梦想吗?
齐淑芳的备受争议不无道理,就在大家以为齐淑芳将会待在国外到死的时候,已经年过花甲的她却回了国。
有人猜测她回国的目的,是不是国外待不下去了,想要回国捞钱,毕竟现在的“传统文化热”还没有过去。
也有人觉得,齐淑芳是想要落叶归根。
对于种种说法,齐淑芳并没有回应。
她将自己近300个演出录像捐赠给了国家京剧院,还来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开设了一门“海外戏剧传播”课。
不管如何,她对京剧的坚守是始终如一的。
中国新闻网《图:齐淑芳京剧团在“世界舞台系列”演出》https://www.chinanews.com.cn/tp/gjxw/news/2008/10-07/14024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