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绘、金星玻璃……来浙博,看中国的玻璃艺术
更新时间:2025-08-15 14:41 浏览量:1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 通讯员 李恬怡
“玻璃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玻璃制造到了清代,宫廷诞生出了新兴玻璃艺术门类。中国的玻璃不仅完全脱离了西方的玻璃观念,而且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以及对形态特征的处理方式。展览向大家展示了古代玻璃制作者如何将外来工艺、技术融入自身传统,演绎适合中国审美风格的完美设计。”谈及玻璃在中国的历史,几品精舍艺术中心创始人、展览策展人项晓群介绍道。
8月15日,“琳琅——清代宫廷玻璃器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开幕。展览展出近百件清代宫廷玻璃器,为观众呈现一场绚丽多彩的视觉盛宴。本次展览旨在让观众了解清代宫廷玻璃器的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以及历史文化价值,为研究中国古代玻璃工艺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览现场
几品精舍艺术中心创始人、展览策展人项晓群
本次展览以单色玻璃为主,同时还呈现了珐琅彩绘、金星玻璃等珍贵品种。展厅C位,是一件雍正年制的涅白玻璃珐琅彩百花不露地水丞。“百花不露地”也叫“百花不落地”,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表现手法。其纹饰通常出现在粉彩瓷器上,各色花朵将整个画面填满,不露出底瓷,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干,如同天女散花,浮于空中,故而得名。“这件展品珍贵还在于它是珐琅彩,和铜器和瓷器相比,在玻璃表面烧制釉彩难度非常大。因为玻璃熔点低,所以只能在较低的温度下附着釉色,但釉色的熔化温度同主体玻璃器的熔化温度往往相差只有10度,在那个用肉眼和经验辨别的年代,要反复烧很多遍,成品非常少。”项晓群表示。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玻璃器是首次展出。例如雍正年制蓝色玻璃刻螭龙纹嵌宝石松花石砚盒,是雍正时期难得一见的精品。此外,乾隆珐琅彩配刀也十分罕见。这些器物体现了清宫玻璃厂的惊世技艺,是康雍乾盛世玻璃工艺的巅峰成就。
涅白玻璃珐琅彩百花不露地水丞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如果仔细看蓝色玻璃刻螭龙纹嵌宝石松花石砚盒,会发现它的玻璃盖子镶嵌了很多星星点点的宝石,这种制作工艺非常少见的,几乎是没有。它的玻璃用料也很特殊,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它的玻璃层次不一样,如同雪花一般,我自己也给它取名为‘雪花玻璃’。在展览中,可以发现很多和西方玻璃不一样的东方特色,比如我们的单色玻璃有自己独有的颜色,像鸡油黄、天青等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很多玻璃器型都是从瓷器、漆器、青铜器等各种方面延伸而来的,传承了我们对传统器型的审美要求。也有的玻璃器型参照了国外宝石切割的技法。”项晓群说。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0月15日。
琳琅——清代宫廷玻璃器展
展览名称:琳琅——清代宫廷玻璃器展
展览日期:2025年8月15日-10月15日
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
蓝色玻璃刻螭龙纹嵌宝石砚盒及松花砚 雍正年制 长9.4厘米,宽7.6厘米,高2.6厘米
涅白玻璃珐琅彩百花不露地水丞 雍正年制 高3.5厘米
涅白玻璃珐琅彩手柄嵌宝配刀 乾隆年制 长29.5厘米
柠檬黄色玻璃旋纹长颈瓶 清中期 高12厘米
珊瑚红色玻璃双鱼尊 乾隆年制 高21.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