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友•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
更新时间:2025-08-16 09:24 浏览量:1
序言
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
“破界”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们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跨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隔阂,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壁垒,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诠释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规则,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本质、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这场艺术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充满了未完成的探索与未知的可能性。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他们深知艺术的边界是无法穷尽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赋予了艺术永恒的魅力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旨在通过线上展览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将看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它们或以传统技法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或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展现传统意蕴;或以跨学科的方式,探索艺术与科技、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这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艺术的夜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加入到这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来,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华章。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破界”的艺术之旅,在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朱德友题《破界》
朱德友 男 1954年生于北京,绘画师周思聪、王文芳等老师。上大学后师杨景芝、董福章、戴林、邵昌娣、刘福芳、杜希贤、王心昌等老师。197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
1981年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9至今聘为中国画院专职画家。
民进门头沟开明画院院长
1992评选为北京市中小学美育先进工作者
1995 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师范学校教师三等奖(在人民大会堂颁奖)
2004获全国优秀教师
2005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市劳模)
2009获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称号
2009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
2010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
2012获北京市-人民教师奖。
2012年-山水画《永定晨曦》北京市政府天安门管理地区管理委员会收藏,并在天安门城楼展出。
2013年8月——创作的百米山水长卷作品《永定河春意》,选入《中国名家画北京》画展,在北京世纪坛展出並被被北京文联收藏。
2014-2015年山水画获得联合国16届、17届《世界和平画展》优秀奖,在韩国首尔展出。
2014年,绘画作品在法国卢浮宫展出。并获得现场绘画演示(特殊贡献奖)。
2018-1-获得《真迹杯》中国最具影响力艺术家总决赛获一等奖。
2018山水画《家山新雨》被北京教育学院文史馆收藏
2018山水画20余件作品在北京水立方展出。
2019年,绘画被日本长野善光寺收藏。
2020年10月27日,应海淀区政府邀约,为海淀区与西大门区结好二十五周年纪念 ,创作青绿山水《晴风暖翠 》。韩国西大门区收藏
2022年7月20日,为纪念海淀区政府与日本东京都练马区结好三十周年,应海淀区邀约,创作山水画《高情远致》作为礼品。
作品及名字刊入《中国美术书法名人名作博览》,《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画册及大辞典。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