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演界|经典焕新 共鸣永恒:莫斯科艺术剧院携契诃夫名作《海鸥》开启时空对话

更新时间:2025-08-16 20:32  浏览量:2

2025年8月15日至17日,俄罗斯戏剧瑰宝《海鸥》飞临申城,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连演三场。

作为莫斯科艺术剧院中国巡演的第二站,这部由剧院艺术总监、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康斯坦丁·哈宾斯基亲率原班阵容演绎的契诃夫名剧,以原汁原味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诠释为沪上观众开启了一场跨越三个世纪的时空对话。

《海鸥》的诞生本身即是一部悲喜剧。1896年,在圣彼得堡亚历山大剧院首演遭遇的惨败令契诃夫黯然宣称“百年内无人敢再排此剧”。然而短短两年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丹钦科在初创的莫斯科艺术剧院将其重塑——通过贴近生活的舞台呈现与挖掘心理真实的表演方式,这部四幕喜剧逆转为莫艺“立院之作”,“海鸥”从此成为剧院永恒徽标。正如导演哈宾斯基所言:“契诃夫笔下年轻人对爱与理想的渴望具有普世性,这是《海鸥》成为世界经典的密钥。”

此次新版中,哈宾斯基在忠于原作灵魂的基础上为作品注入现代呼吸:舞台视觉采用极简主义风格,尼古拉·西蒙诺夫设计的布景以抽象线条勾勒俄罗斯乡间庄园,玛丽亚·达尼洛娃的服装设计贴近当代审美;表演摒弃传统自然主义,强调情感爆发力,台词重音与舞台停顿精密重构。

最颠覆性的改编在于结尾——原著台词被舍弃,代之以《樱桃园》的意象衔接,在空寂庄园中叩问“生活将如何继续?” 这种打破时空疆域的叙事实验,为熟悉契诃夫的观众埋下惊喜伏笔。

作为导演处女作,哈宾斯基将解读锚点定位于女性力量:“核心在于她们的爱、奉献与温情。这种关注既能将男性捧上星空,也能将其碾入尘土。” 剧中五段错位的爱情交织成契诃夫所称“五普特(80公斤)重的爱情”——乡村少女妮娜为作家特里果林奉上纯真信仰却遭背弃;管家之女玛莎在无望单恋中戴上痛苦面具;成熟女演员阿尔卡金娜以强势之爱禁锢儿子的创作自由。

俄罗斯评论家指出此版“在情感与结构上达到黄金分割点”,三小时半的演出中,“每位演员都呈现清晰角色弧光,团队表演浑然一体”。

演员阿纳托利·科特点破作品的悲喜剧本质:“剧中包罗人生全部状态——可怕与可笑并存。” 青年演员伊利亚·科兹列夫则揭示角色痛感:“四十岁后才真正理解契诃夫。当重读那些年轻时觉得沉闷的故事,你会惊觉自己与之产生深刻共鸣,继而感到刺痛:原来这才是生活的悲剧性。” 而伊戈尔·韦尔尼克饰演的医生多恩,则以通透人生观照生命边界:他比任何人更明白人生终局,正因看透万物归宿,才更懂得珍惜当下。

此次演出延续着中俄戏剧界绵延七十余年的对话。1952年北京人艺建院时,曹禺、焦菊隐等先驱便立志建设中国的莫斯科艺术剧院;1991年莫艺总导演叶甫列莫夫携《海鸥》来华,由濮存昕、徐帆等接棒演绎;此次哈宾斯基率团来沪,青年演员丹尼斯·帕拉莫诺夫所言的“剧中唯一光亮角色”,恰与中国人“苦中作乐”的生命哲学遥相呼应。

《海鸥》的余韵未歇,东艺“俄罗斯戏剧季”已备好接续篇章。9月3日至4日,瓦赫坦戈夫剧院“神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将以冰雪舞台与蒙太奇叙事震撼回归;9月6日至7日,立陶宛著名导演图米纳斯执导的《万尼亚舅舅》首度访华,以契诃夫式的严谨解剖人性困局。

三大剧院从斯坦尼体系源头到当代诗意现实主义,立体呈现俄罗斯戏剧的传承脉络——正如哈宾斯基在《海鸥》中架起的时空桥梁:经典从不因岁月蒙尘,反而在时代激流中淬炼出新的光芒。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