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赵旭:未来三至五年市场或将“K型分化”|本期收藏大讲堂

更新时间:2025-08-25 09:16  浏览量:1

赵旭

永樂文化创始人

赵旭:未来三至五年市场或将“K型分化”

随着2025春拍季于7月徐徐落幕,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依然是:市场仍在变革但基本格局已定型,整体行情虽有波动但各大板块韧性十足,成交尽管在量价齐缩但也不乏亮点。

其中,北京永樂国际拍卖再辟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行业新径。自5月15日起至6月30日,永乐融合线下春季拍卖会与线上直播拍两大板块,精心打造的八十二大特色鲜明、各呈风华的拍卖专场,从永樂文化创始人赵旭的总结来看,此季永樂以多元艺术脉络编织出了一幅恢弘的文化长卷:现当代艺术专场以先锋视角聚焦新锐艺术家,多件作品刷新艺术家作品的拍卖纪录;中国书画板块,汇聚古代、近现代、当代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竞相争辉,传承千年文脉。

此外,更凭借直播拍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与全域传播势能,永樂将众多品质卓越、性价比出众的拍品推向大众视野,有效激活了市场潜力,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协同共进。

《艺术市场》:

对比2023年、2024年的春、秋两季拍卖,永樂在2025春拍季产生了哪几点突出变化?

赵旭:为了应对全球艺术市场的波动,在2025年春拍季,永樂主要在征集方向和拍卖策略上革故求变。

在拍品征集方面,我们持续深化与藏家的对话,认真倾听市场声音,精准把握收藏群体的实际需求和审美取向,以此为基础精选兼具市场潜力和收藏价值的作品,尤其注重拍品的性价比和市场接受度。

此外,我们也一直在尝试寻找新的市场热点。这种尝试既可能是对艺术史的重新梳理,也可能是对艺术家及其作品在创作时期、题材内容、风格类型等方面的特殊表现进行定向挖掘,以局部的新视野或者新热点来带动大家的关注和参与。

比如在现当代艺术板块,永樂整体延续“立足当代艺术,兼顾二十世纪”的整体布局,希望在艺术史主线脉络的基础上再在各个细分板块有所呈现;另如在LABUBU及国际潮流艺术专场,凭借潮流文化与拍卖创新模式的深度融合,永樂引发了全球藏家的热烈追捧,掀起了潮流艺术收藏新风尚。

在拍卖策略上,永樂的调整主要是对线上直播拍模式的探索运营。从2024年至今,永樂已搭建有20多个有一定粉丝规模和销售额的直播项目,同时有30多位主播在永樂系的直播间做直播,内容涉及现当代艺术、中国书画、瓷器、钱币等板块,慢慢形成了矩阵规模。直播拍卖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互动性和透明度,而且在线支付迅捷,不受拍场限制,不用租借拍卖大厅及预展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拍卖运营成本。

现今,在网上竞买的客户多数是新进买家,就像我们刚踏进市场时总会遇到新的客人。而且,目前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也的确需要新买家进场,我相信这些新进买家通过直播会更有兴趣参与实体的春秋两季拍卖。

《艺术市场》:

经过2025年春拍的奋战,永樂拍卖在中国书画、古董珍玩、现当代艺术、尚品佳酿等板块产生了怎样的市场变化?

赵旭:整体而言,中国艺术市场的各大板块仍处于深度调整期。

以中国书画为例,它的调整与分化呈现出结构性特征。首先是大师精品的“硬通货”,“三石二鸿一大千”(齐白石、傅抱石、吴昌硕,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以及李可染、吴冠中、潘天寿等处于市场成交一线的大师,他们的作品行情在2023年触底反弹,其本质是资本在不确定性中寻求“安全资产”的表现。由此产生的市场回温速度远超大师的中低端价位作品,反映出高净值人群对“有学术背书、流通性强”的顶级艺术品作为避险工具的认可。为此,这两年永樂做了一系列努力,进一步活跃了近现代书画市场。

其次,地域画派的市场价值出现重估机遇。例如,海派书画、京津画派和西安画派,或书画史上如金城、陈少梅、民国的“三吴一冯”(吴湖帆、吴待秋、吴华源,冯超然)等重要名家的精品力作,是未来近现代书画板块值得研究的领域,相信这部分的市场行情在未来会有所提振。

再次是文人手迹等“非标资产”,如巴金、老舍的手稿和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收藏价值。这类作品曾经历价格高位,在市场的深度调整后,未来有望率先迎来价值修复。相较于标准化的名家书画,文人墨迹的市场表现更具个性化特征;可预见的是,艺术史地位稳固的大师级作品回暖速度更快,市场呈现梯队式复苏——第一梯队是早已奠定历史地位的顶尖艺术家,而第二梯队则包括具有鲜明风格和学术价值的重要画家。

这两年当代艺术市场的表现相对稳健,许多新藏家最初从当代艺术入手,但随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与审美品位的提升,他们自然会将目光转向近现代书画领域。例如,一位藏家可能因收藏启功的书法,进而对梁启超、胡适等文人作品产生兴趣,这种递进式的收藏逻辑将进一步激活市场交易活力。

总而言之,未来3至5年,市场或将呈现“K型分化”:顶级精品独立于经济周期运行,中端作品依赖学术挖掘和区域市场培育,而文人手迹等特殊品类则呈现事件驱动型波动。正因如此,建立多层次的价值评估体系,或是突破当前调整期的关键。

此外,2025年国家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市场流动性,也提振了消费信心。在此背景下,艺术品市场作为高净值资产配置的重要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回暖,因此,我对未来艺术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持乐观态度。

永樂2025年春拍全球首场初代藏品级LABUBU艺术专场拍卖现场

《艺术市场》:

在你看来,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又印证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近年来怎样的市场发展态势?

赵旭: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深耕”进行战略转型。

首先,市场的价值逻辑发生了深刻变革。受整体经济环境的深刻影响,笼罩市场的避险情绪正在推动顶级精品的“硬通货”属性持续强化;与此同时,学术梳理成为提升标的抗跌性的关键。更需注意的是,过去30多年依赖高成交额的“野蛮生长”模式正在终结,市场转向精品化、专业化运营的新阶段。

其次,收藏生态呈现结构性变化。藏家群体的代际更迭带来显著的审美转向,新生代藏家对现当代艺术的青睐促使拍卖行业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进步重构了交易的信任体系,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正在突破传统拍卖的时空限制。

在此背景下,永樂拍卖的转型策略具有典型意义。其中,最突出的“精品+性价比”的双轨模式精准把握了市场脉搏。一方面,永樂锁定顶级藏家的保值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学术信用构建价值锚点,积极应对中端市场流动性压力。

另外,放弃盲目追高,转向细分市场主题策划,创新线上直播拍模式,优化交易链路,持续拓展用户群体边界,永樂拍卖未来肯定会在这些方面持续探索下去。

而市场数据也印证了永樂这一转型的成效。2024年,艺术品市场的活跃度显著回升,永樂拍卖全年实现总成交额13.15亿元;其中,线上直播平台贡献4.49亿元,同比增长124%。值得注意的是,永樂拍卖的线上生态构建成效显著:全年围观超1000万人次,视频播放量近600万次,直播观看总量突破550万次。

从行业的演进趋势来看,艺术品市场正呈现双重特征:一方面仍然保持着专业收藏市场的属性,但也依旧受经济形势的深度影响;另一方面,线上拍卖正在重塑收藏逻辑,推动市场从“高门槛精英游戏”向“投资+消费+文化认同”的多元生态转型。这种“多元破圈”趋势预示着艺术品拍卖正在构建愈加成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新模式。

《艺术市场》:

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它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赵旭: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简单来说就是“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其实,现在的市场迎来了好机会,最令人欣喜的是:年轻人开始爱上收藏,线上拍卖也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当然,转型路上也有不少难题,如好作品和普通作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中间价位的作品市场成交压力巨大;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拍卖公司抢走了不少生意。

但最要紧的是,现在需要一套更合理的定价方法,既要看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要考虑市场喜好。而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做好几件事:第一,找专家深入研究作品的各项价值,讲好艺术品背后的文化故事;第二,完善金融配套服务,让艺术品交易更灵活;第三,加快线上拍卖的发展,把线下看展和线上竞拍结合起来。把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了,中国的拍卖市场在国际上才能更有影响力。

《艺术市场》:

面对机遇和挑战,永樂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秋拍将有哪些计划?

赵旭:永樂的策略印证:在市场分化期,“顶级精品保高度,学术挖掘拓广度”才是破局之道。

可以和大家透露的是,在2025年秋拍季,永樂拍卖将继续在拍品征集广度与买家需求契合度上继续精耕细作。

以现当代艺术板块为例,除了顶级精品之外,将继续关注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年轻艺术家的职业发展,将一些拥有鲜明个人风格与辨识度并有专业机构持续推动的艺术家列在长期考察和追踪的名单之列。

但在征集中,我们也会非常谨慎地与藏家合作,在尽可能保护艺术家市场规范与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有益尝试,选件的时候也会尽可能兼顾学术质量和市场接受度,并根据艺术家的资历、市场经验等指标,分别在“新绘画”和“新浪潮”两个单元中进行呈现。

我们也始终相信,作为“后浪”的他们,将持续为当代艺术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并打开更多未来的想象空间。

明洪武 御制青花“春寿”款云龙纹梅瓶 高36.5cm 永樂2025年春拍明清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 成交价:1035万元

《艺术市场》:

在2025年春拍期间,通过LABUBU潮玩的拍卖,永樂再次引领业界——早在2020年的北京永樂全球首拍中,永樂便在潮玩类拍卖品类中领先业界。据你观察,潮玩类拍卖在国内外市场的跌宕起伏说明了怎样的市场发展趋势?对此品类的未来市场发展你是怎样看待的?

赵旭:在2025年春季拍卖会前夕,永樂拍卖敏锐地察觉到了LABUBU的市场热度,并且得到一位重要委托方的支持——他拿出一批珍贵的LABUBU藏品进行展览,其中包括创下108万元成交纪录的薄荷绿色LABUBU雕塑。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我们迅速组织了50件LABUBU藏品进行全球首场以LABUBU为主题的拍卖会,现场有非常多新老藏家以及网络买家踊跃竞价,最终创造了372万元的专场总成交额,且是“白手套”专场。

收藏潮玩的藏家既有潮流潮玩圈藏家,也有收藏当代艺术或其他门类的藏家,买家群体构成非常丰富多元。买家群体非常年轻化,以“80后”“90后”为主要参与者,包含少数“70后”及“00后”。买家非常具有活力和热情,也非常善于使用互联网及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收藏或宣传自己喜爱的作品。

与此同时,买家群体也非常国际化。虽然我们的拍卖仅在北京举行,但我们已经接触了大量来自港台地区乃至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以及澳大利亚的客人。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国际藏家参与永樂的拍卖中。

这一现象生动诠释了全球收藏市场“消费艺术化”与“投资年轻化”的新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潮玩市场基础并非短期形成。拿LABUBU来说,早在它全球爆红前,其核心藏家群体(包括我国港台地区及东南亚地区的藏家)已持续关注龙家升作品逾10年。这种深厚的收藏底蕴意味着,即便潮玩的公众热度一定会有波动,但核心藏家的收藏热情仍会保持稳定。而此次专场的成功,不仅印证了永樂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更为未来开拓国际潮玩拍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陆俨少《万里山河》镜心 纸本设色 231×670cm 永樂2025年春拍中国书画夜场 成交价:805万元

《艺术市场》:

2025年秋拍乃至未来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在你看来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作为见证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30多年发展的业界资深从业者,分别给老藏家、新进场的藏家以及准备入场的藏家哪些意见和建议?

赵旭:未来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趋势还是我上面提到的,“K型分化”将持续深化:顶级精品将保持强劲需求,成为避险资产;

中端作品在学术挖掘与区域市场中寻找突破,而基础拍品则需面对流动性挑战;与此同时,新一代藏家的入场正重塑市场生态,“90后”“00后”藏家更关注文化IP、跨界艺术,推动市场审美多元化,这一变革既为市场带来活力,也考验行业的应变能力。若政策端能进一步打通海外回流通道,市场将迎来更丰富的精品供给与交易动能。

在此背景下,唯有精准把握学术价值、市场周期与时代审美的平衡者,方能在这场分化与转型中赢得长期价值。

作为一名在收藏领域探索多年的从业者,我想对新老藏家分享几点心得:

老藏家,稳中求变,减持同质化作品,增持学术价值明确但价格尚未爆发的“潜力股”。

新进场藏家,理性布局,从“小而美”切入。优先选择单价适中但文化稀缺性强的品类,降低试错成本;可以借力学术资源,关注美院、美术馆的专题研究展,挖掘被学术重新定义的艺术家。

准备入场的藏家,厚积薄发,建立系统性认知,先研究再购买,或者尝试“混合收藏”,从当代艺术过渡到近现代书画,利用跨界审美经验捕捉价值洼地。

总之,艺术品收藏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市场充满变数,每位藏家都需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希望这些建议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也期待与更多藏家和业内人士交流,共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有藏品计划出入手可留言或者私信,单纯资讯解答市场疑惑也可以,问问不花钱哈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