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曾轶可巡演票房被公开处刑!苏州站取消引骂战,演唱会到底谁在买单?

更新时间:2025-08-25 13:05  浏览量:1



头一次见,主办方把艺人演唱会票房摆到明面。最近,曾轶可 “迷人的危险” 巡演主办方发布公告,宣布原定于 9 月 6 日在苏州举行的演出取消。不过,事件很快从票房问题延伸至更复杂的内部纠纷。随后,主办方把艺人巡演的票房销售数据 “公开处刑”,也让曾轶可及其团队陷入了舆论漩涡。#主办方回应曾轶可巡演苏州站取消#

这场风波升级之快,几乎像一场预演的公开冲突。8 月 14 日下午,主办方杭州葫芦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取消公告,称苏州站票房远远无法覆盖演出成本,经多方慎重考虑与协商后决定遗憾取消。然而仅过 8 分钟,曾轶可工作室就立刻回应,称是主办方单方面决定取消,强调未收到任何真实完整的票务销售数据,也未参与票房及成本评估,关于 “票房无法覆盖成本” 的说法并非由曾轶可方作出。

15 分钟后,主办方转发工作室声明,并公布了后台票务销售数据截图。数据显示,大麦、猫眼、票星球三个平台总共售出 529 张票,总票房约 28.7 万元。其中大麦网规划库存 853 张票,实际售出 465 张,售票率刚过半;猫眼平台仅售出 64 张票,且两个平台的票务销售都主要集中在 380 元价位,中高票档销售疲软。主办方用残酷的票房数据,回击了曾轶可方的质疑。

更戏剧性的是,1 小时后,疑似曾轶可的一名前合作工作人员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回顾过去 5 年演出合作经历,称沟通过程 “如同噩梦”,并指责艺人缺乏商业道德。短短两小时内,公告、声明、数据、爆料连环轰炸,演出取消从原本可能的低调收尾,瞬间演变成三方公开对峙的修罗场。

其实从时间线看,这场风波早有伏笔。7 月 15 日主办方微博官宣苏州站巡演信息后,不到两小时,曾轶可就发微博称 “所有巡演信息以我微博为准”,这反映出艺人与主办方之间在演出信息发布及决策上的沟通不畅。显然双方私下早已谈崩,矛盾积压已久,取消演出只是导火索。

从全球演唱会市场运作模式来看,“固定秀费” 模式是业内普遍认可的规则:艺人拿固定秀费,主办方负责售票环节,票卖得好主办方多赚,票卖不动就要自行承担亏损。演唱会成本中,场馆租赁是硬成本,一线城市体育馆动辄几十万到上百万,再加上舞美灯光、宣传投放、安保后勤等,所有环节缺一不可。对主办方而言,收益几乎完全依赖票房,一旦票房惨淡到无法覆盖成本,取消演出是常见的 “及时止损” 操作。

曾轶可的情况并非个例。她的个人风格鲜明,粉丝黏性强,但国民度与陶喆、汪苏泷等艺人相比有差距。今年 9 月前后,苏州将迎来颜人中、林忆莲、张韶涵等一大批艺人的演唱会,观众选择多样化且预算有限时,票房压力自然增大。而其最高档 1680 元的票价,虽对核心粉丝有吸引力,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对普通观众而言性价比未必足够。

这场 “自杀式” 撕逼无疑是双输局面。对主办方来说,公开披露艺人数据的行为可能被视作不尊重、不专业,影响未来合作;对曾轶可而言,票房号召力面临严重挑战,当演出无法带来预期票房收入时,艺人市场的风险性便会被放大。

事实上,演唱会早已不只是唱功与业务能力的舞台,而是一场全方位的压力测试。除了作品热度和业务能力,还考量艺人的公众形象是否稳定、团队合作信誉是否可靠,以及在高压环境下能否维持良性沟通与执行。这场风波也为行业敲响警钟:商业合作中的沟通和透明度,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未来主办方或许将更加审慎入局,市场规则也会更加直白。在热度和资本裹挟下,演出已经成为一场关于流量、口碑、信誉的综合测验,艺人、团队、主办方没有哪一方能独善其身,只有各方都秉持专业态度,才能让演唱会市场健康发展,最终让观众受益。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