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展国威 文化铸丰碑》特别推荐艺术人物——李自安
更新时间:2025-08-25 16:47 浏览量:1
铁流滚滚展雄师气概,翰墨丹青铸就新时代精神丰碑。当铿锵步伐踏响时代节拍,钢铁长城巍然矗立,这是捍卫和平的铮铮誓言;当翰墨丹青流淌精神血脉,千年文脉生生不息,这是民族魂魄的深沉回响。
这既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们不仅重温受阅方阵气贯长虹的磅礴瞬间,更将目光投向铸就这钢铁雄风的深厚根基——那是五千年文明沃土孕育的不屈风骨,是民族精神在岁月深处淬炼出的璀璨结晶。
致敬守护山河的忠诚卫士,礼赞滋养心灵的文化薪火。感受大国崛起的磅礴伟力,汲取文化自信的深沉滋养,共同谱写民族复兴的时代画卷。
李自安,湖南邵阳人,意象画家,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意象画研究会副会长,(著名画家李自健之兄长)。自幼习画,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尝试用涂料创作美术作品,并获得全国首届建筑材料博览会金奖。近几年来,醉心于丙烯画创作,别具一格,自成一家。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讲,绘画创作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没有新意的作品往往是昙花一现,过眼烟云,难以留下隽永的艺术形象。相反,那些敢于创新、富有创意的作品,往往因为较强的审美潜质而具有不可估料的发展前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李自安先生的艺术创作就充分有力地印证了这个事实。
在数十年的潜心创作中,李自安取东方之美、西方之长自成一派,作品不摹形似而求神韵,有的画直抒心胸,一挥而就;有的笔墨淋漓,生动洒脱,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巧。他笔下的作品不仅色彩鲜明强烈,而且透着岁月的沧桑,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画面经他独到的笔墨渲染后无不极具个性。
欣赏李自安先生的意象画作品,可强烈地感知他的创作,始终和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美,从距离中产生,这个距离正是形成美感的一个触发因素。他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触发欣赏者从一幅幅超越现实的作品中通过自己的再想象获得一种独特的美的享受,真正是一千个欣赏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此一家,绝不雷同。由此造就了其艺术的抽象美。
事实上,李自安先生是着力于以一种全新的视觉方式来关照世界,看待生活,不是传统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也不是近代从西方输入的“惟妙惟肖”的写实,而是基本放弃了按照原有联系和本来形貌描写客观世界的要求,以新异的符号语言向着表达主观世界的精微奥妙前进,竭力去展示其不可名状的直觉与感悟,去呈现一种如梦似幻的潜意识和恢弘奇诡的抽象美。
画无常形,迭有妙理,造境新奇,美在抽象。李自安先生的意象画创作,将线条、明暗、体积、空间、色彩等造型语言的逻辑关系借用中国哲理式的审美理想加以运用融合,笔墨、色彩在他画面的结构性安排下形成崭新的秩序、空间。更具有学术意义的是,他把自己的思想融入作品中,显露隐含的都是他独特而鲜活的美学意念,达到了与众不同的高度。他的作品可视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一种延伸,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进行艺术交流都是独具一格的品类,其画中所拥有的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涵,在复杂、多元的当代视觉艺术的国际环境中,都能感染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欣赏者。
艺术没有国界,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是相互间了解沟通的桥梁,李自安希望藉此机缘,展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传递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为中西方艺术的融合和发展增添光彩。
用东方哲思驾驭丙烯意象
——记著名画家李自安
观赏精彩的丙烯意象画,可以肯定著名画家李自安先生以丙烯意象开辟出的这条美术路径,既扎根于东方美学的深厚土壤,又以印象主义的光影语言构建着自然臻美与精神意识空间,在东西方艺术的交汇点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意象画派”生态,这一非凡的美术创新与实践,不仅体现了对传统审美的革新,更使中国美术作品在全球化语境中获得了强有力的表达权和引领性。
由丙烯材料的相融相斥而呈现的意象效果,并非技法堆砌,这里面有对东方水墨精神的传承,也有对西方印象美学的再创造。丙烯材料进行了东方美学训导,有着留白与晕染转化,所形成的色彩流动性与渗透性,让画面呈现出介于具象与抽象的鲜明视觉张力,经过以形写神的落实,达成了对光色瞬间变化的捕捉效果。比如深邃的蓝紫调与渐变的灰白层叠交织,通过色彩的碰撞与融合,将物理空间的海浪波涛、山水云烟转化为心理空间的幻像,瞬间成为永恒,虚实相生如临眼前!
李自安先生的丙烯意象作品围绕自然与玄机两个中心互致力,山水、海浪通过解构自然形态,将其升华为承载哲思的线索,色彩的随机洇渗与笔触的即兴挥洒,起缘于道法自然的宇宙观,经由层层叠叠的色彩结构隐喻进色即是空的禅意。有审美反馈论其“从开始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再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终抵达了“山即非山,水即非水”的形而上境界,这恰好说明他的创作自始至终地秉持以自然为媒介,以玄机为内核的创作逻辑,使作品可以超越视觉的审美愉悦,引领人们进入精神与哲学的深层对话情景!这种艺术对精神的牵动力,是意象作品从未生发出来的美学魅力,可谓开天辟地,是谓奇观!
用东方哲思驾驭丙烯意象,让心中所生成为画中镜像,李自安先生对丙烯意象的创作,有着对材料特性主观驾驭掌控力,当然会自然却不紊乱。他严谨地控制着丙烯的流动性与渗透性,将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许多边缘溶解互斥的妙处,是艺术家对“不可控性”的精心引导的结果,所以他的意象作品不是“随意画”,更不是“乱着画”,而是带着心导自然的节奏,把胸有成竹的主观意识物化为有秩序的视觉艺术,从而带有非常可贵的创作性,这是意象作品在国内及国际舞台最好的艺术创作范本,能够跨越文化隔阂。由此给全球观众带来审美共鸣,自然也就是必然结果了,水到渠成,落笔成真。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欧阳建华
2025年8月21日 书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