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书单 | 浦美奥赛展什么值得看?最强导览让你值回票价!
更新时间:2025-08-25 19:09 浏览量:1
最近,知美君想去浦美奥赛大展的心已达到顶峰!
据说,这次大展把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1/4的藏品都搬了过来,足足有107幅。
几乎集齐了美术课本中那些家喻户晓的艺术经典!
记得《花儿与少年》还特意去过法国奥赛博物馆,好多明星也去这里打卡过。
而现在我们不用出国,就能看到同款世界名画啦,这样的机会恐怕一生也没有几次吧!
知美君身边已经有朋友去过了,往返机票大几千块钱,回来的反馈却令人失望……
要么就干脆“没看懂”“越看越困”,要么就是从网上看了错误的资料,导致对于艺术品的理解完全跑偏。
比如这次展出的凡·高《阿尔勒的卧室》,我们知道凡·高一共花了三幅。
网上不少视频把这三幅放在一起做对比,用房间从整洁到脏乱来说明凡·高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听着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第三幅作品才是第二次画的。
这时的凡·高与高更生活在一起,但是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他在痛苦不堪的时候画下了这幅作品。
如果我们不了解凡·高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就很容易被表面信息误导——而提前做好这些背景功课,才是我们观展前真正需要做的准备。
为此,知美君针对这次的特展,为大家准备了一个专业且全面的书单。
《印象主义:光与色点亮新绘画世界》《隐秘的杰作:走进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两本书覆盖了“印象派”发展的全部时期与艺术经典,让你在看展时收获许多趣味彩蛋!
朱尔·巴斯蒂安·勒帕热 《干草》
比如,你知道凡·高《阿尔勒的卧室》中挂着的神秘女子肖像是谁吗?米勒笔下的拾穗的农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让·弗朗索瓦·米勒《拾穗者》
还会告诉你欣赏作品的最佳方式!比如在欣赏点彩派作品时,不妨先站在画作3-5米处,你会看到成千上万个彩色小点自动混合成一个无比明亮的完整图像。
靠近画作,你又能观察每一个笔触的形态,以及艺术家是如何安排这些色点的。
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当然,知美君知道很多小伙伴是冲着凡·高去的,《寻觅凡·高》《高更:后印象派巨匠的艺术人生》这两本书将为大家介绍这对欢喜冤家。
他们真实的人生故事、他们的相爱相杀,比小说和电影更加打动人心,也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两人的作品。
现在,让我们正式上书单吧!
《印象主义:光与色点亮新绘画世界》
一本书彻底看懂印象主义!
[法] 约瑟芬·勒·福尔 /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有书至美 2022年10月 / 出版
翻开这本书,你就好像穿越到了19世纪的巴黎,并获得一位专业导游——法国著名艺术史学家约瑟芬·勒·福尔。
他将带你邂逅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等印象主义代表性画家,深度解读他们的330幅艺术经典!
一旦你看懂了印象主义,你将收获看待世界的全新方式!
比如皮肤到底是什么颜色?在雷阿诺的画中,少女的皮肤是由彩色色点组成的,这些色点就是周围草木的阴影、闪亮和反光。
什么是美?莫奈为了画《干草堆》,在不同时段蹲点,记录下了光线在不同时段的变化。他向世界证明:美不在静态的完美,而在动态的真实。
什么值得画?当传统画家还在膜拜神话英雄时,德加已经用画笔让洗衣女登上艺术殿堂了。他认为,艺术的尊严在于对生活本质的忠实呈现。
[英]克里斯托弗·劳埃德 / 编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有书至美 2020年3月 / 出版
“后印象派”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它的代表作你肯定很熟悉。
凡·高《星月夜》
高更《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塞尚《圣维克多山》
发现了吧,虽然后印象派的作品不多,但件件都是镇馆之宝的级别!
所以在参观奥赛特展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一些基本问题,而这本《隐秘的杰作:走进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就是最好的入门书,带你走进艺术家们的内心世界。
通过20位艺术大师的200多幅代表作,你会发现相比印象派,后印象派更加重视画面所传达的情感,大胆的色彩对比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画家的精神世界。
比如凡·高在画《夜晚的露天咖啡馆》就使用了强烈的对比色。
他在给妹妹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想试图表现这家咖啡馆是一个可以让人堕落、发疯、甚至犯罪的地方……”
读过这本书,你便能够与艺术作品产生深层次共鸣,而非走马观花了。
发现梵高作品中隐藏的彩蛋
[意] 格洛丽亚·福西等 / 编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有书至美 2022年6月 / 出版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梵高的传记,为什么要给大家推荐这一本呢?
因为这本书的三位作者真正重走了梵高的艺术人生,与梵高一样从荷兰出发,从英国再到法国,拜访了凡·高生前曾居住过的所有地方,旅行时间长达三十年。
凡·高最后生活并去世的地方,位于法国奥维尔小城
书中收录共计200多张图片,其中包括多幅几乎与绘画作品完全对应的摄影照片,以及凡·高写给亲友的书信,真正将梵高的艺术作品与生活经历结合在了一起。
这对于我们理解梵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梵高第一次画的《阿尔泰的卧室》为什么如此干净明亮呢?
这是因为梵高初到巴黎,对他来说,这个狭小的卧室是一个理想的艺术乌托邦,他想邀请志同道合的画家在这里一同进行创作。
所以我们能看到,这时的他虽然一个人居住,但是床上却有两个枕头,墙上挂着的照片也是他的朋友们。
读完这本书,你就能发现更多梵高作品中隐藏的彩蛋,让观展像破解谜题一样充满乐趣!
[法] 斯特凡纳·盖冈 /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有书至美 2020年6月 / 出版
这本高更的艺术传记正是由法国奥赛博物馆策展人执笔的,还有比这更完美的观展指南吗?
全书悉数高更122件经典作品和电影般精彩人生,为我们破解其艺术作品的视觉密码。
比如,这次展出的《沙滩上的大溪地女人》,为什么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女性总是带着一种静谧而神秘的力量?
原因之一是高更内心的孤独。那时的他从巴黎“逃离”,来到塔希提寻找天堂,但作为一个外来者,他始终是孤独的局外人。
深层原因则是高更对欧洲工业文明的反感,以及执着追寻原始“本真”的美学理念。
在他眼中,塔希提女性是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大地之母的象征。
读完这本书,再看高更的作品,你会发现每幅画作其实都是一部精彩的人生电影。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每次美术馆之旅都不虚此行,那么真的推荐阅读这些来自专业艺术史学家、策展人的专业作品。
他们不蹭热点,不停留于表面,而是深度解析每幅艺术作品,真实还原艺术家的人生故事。
这样的系统讲解比刷一百个短视频更能升级你的观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