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中国杂技剧艺术创作研讨在沪举办 共探新时代“剧”时代发展新路径

更新时间:2025-08-25 20:23  浏览量:1

东方网记者曹磊8月25日报道:近年来,《战上海》《天山雪》《先声》等杂技剧作品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渡江侦察记》《化·蝶》《逐梦太空》《大桥》《聂耳》等一批佳作轮番献演,古老的中国杂技艺术加速迈入“剧”时代,“杂技剧”这一崭新的舞台艺术门类正在进入普通观众的视野。8月25日,由长三角杂技发展联盟、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杂技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马戏学校主办,中国杂技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支持的“中国杂技剧艺术创作研讨”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杂技院团、艺术研究机构、高校的50余位负责人、创演艺术家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杂技剧创作规律、艺术体系建立、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文旅赋能等核心议题深入对话,为新时代中国杂技剧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作为古老艺术的现代转型,中国杂技剧自2004年《天鹅湖》开启“技巧+叙事”探索以来,已完成从“单一技艺展示”到“综合剧场叙事”的跨越——《战上海》《天山雪》《先声》摘得“五个一工程”奖,《渡江侦察记》《化·蝶》《逐梦太空》等佳作频出,不仅具备讲述复杂故事的能力,更走进普通观众视野。此次研讨正是在“总结规律、应对挑战、开拓空间”的关键节点,聚焦“如何让杂技剧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的核心命题。

研讨得到行业高度重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中国杂协分党组副书记鲁航在讲话中肯定研讨的“必要性”,强调“要通过研讨推动杂技剧在新时代的再出发”;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谷好好指出,从“杂技”到“杂技剧”的蜕变是业内外焦点,此次研讨“达成共识、完善理论”,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践行。

研讨以“主旨发言+院团交流+专题研讨”的全链条设计,实现实践经验与理论建构的双向互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中国杂协副主席、上海市杂协主席俞亦纲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解析杂技剧“技巧与叙事结合”的发展脉络,引发对“现状痛点(如‘技剧两张皮’)、前行方向(如‘审美融合’)”的深度思考。作为创作主体,各地院团负责人分享“破局”经验:安徽省杂协主席刘鹏提出“跨界融合、创演一体人才培养、小而精文旅驻场”三路径;中国杂协副主席、广州市杂协主席吴正丹直击“技与剧”核心矛盾——“择取与题材匹配的杂技项目是整剧成败关键,剧本要以‘剧’升‘技’”;湖南省杂协主席赵双午提出“新杂技”概念,主张回归表演本体、创意驱动,以“轻量化”适配新空间吸引年轻受众;山东省杂协主席孙文艳提醒“创作理性”,强调平衡排剧与本体传承;上海杂技团团长梁弘钧以《战上海》《天山雪》为例,分享“技—艺—剧”转化经验;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则提出“打破艺术边界,实现从形式综合到审美融合的跃升”。

一线艺术家与研究者从“作品个案”切入推动体系建构:《天山雪》编剧喻荣军提出“技(骨)、剧(身)、意(魂)”协调统一的“三要素论”;广西民族大学教授董迎春以《聂耳》为例,解析技巧、道具等本体要素如何服务“生活、情感、艺术”三大逻辑;江苏艺术基金陈俊池提出红色叙事“三转向”——视角下沉、科技赋能、沉浸式观演;江苏省舞协副主席李春燕对比舞蹈与杂技差异,认为“行动线清晰、情感张力强的题材(如革命历史)更适配杂技剧”;原河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周大明强调“跨界不是拼凑,要实现艺术升维”;上海京昆艺术咨询委员会王建华重申“剧本是一剧之本”,主张借鉴戏曲“立主脑、减头绪”原则,割舍炫技节目;中国艺术研究院金浩指出“体系滞后问题”,呼吁为“杂技学”学科建设铺路;中国剧协顾问罗怀臻抛出“三大假设”——“离开红色题材、走出大剧院、走向国际,杂技剧如何发展?”,提前思考市场化可能性。

此次研讨既是“经验总结会”,更是“未来部署会”。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杂技剧虽已形成“剧”的成熟表达,但需在重大主题创作、创新舞台演出、拓展传播场景上持续探索。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陈东发来祝贺视频,指出“二十余年发展涌现《战上海》《天山雪》等里程碑作品,现在是深入研究、推向新高度的时候”;边发吉在总结中强调“要以创新精神拓展杂技剧的思想内涵与表现空间,为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