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周同祥•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

更新时间:2025-08-26 17:23  浏览量:2

序言

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

“破界”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们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跨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隔阂,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壁垒,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诠释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规则,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本质、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这场艺术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充满了未完成的探索与未知的可能性。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他们深知艺术的边界是无法穷尽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赋予了艺术永恒的魅力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旨在通过线上展览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将看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它们或以传统技法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或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展现传统意蕴;或以跨学科的方式,探索艺术与科技、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这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艺术的夜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加入到这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来,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华章。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破界”的艺术之旅,在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周同祥题《破界》

周同祥,字家祥 ,一级美术师,1970 年出生于甘肃武威 ,1994 年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2009 年考入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教授、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授、工作室导师,北京市通州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员,中国展示设计协会会员,河南美术家协会会员,团中央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双年展评委,黑龙江省画院研究员。中国画《丰硕秋》《祥云》《朝圣》等作品参加由文旅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国家画院、荣宝斋画院、郭味蕖美术馆、法国大使馆、等国内外多家机构收藏。

2013 年作品《朝圣》获“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最高奖优秀奖。

2015 年作品《祈福》获“美丽新丝路 ——‘翰墨定西行’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最高奖优秀奖。2016 年作品《守望》入选“中国精神 ——2016 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

2016 年作品《祥云》入选“工·在当代 ——2016 第十届中国工笔画大展”。

2017 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周同祥——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

2022 年作品《盛世和平》特邀参加国家艺术基金 2022 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姹紫嫣红·时代意象——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主题创作学术邀请展”。

2022 年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举办个人学术展。

2025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澄心畅神-周同祥艺术》作品集。

2025年在荣宝斋大厦多功能厅,举办澄心畅神-周同祥艺术学术展。

一位锲而不舍的画家

在中国画领域努力耕耘

在我的认知中,我相信也是大家的感受,周同祥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执着。执着包括了有非常坚定的艺术理想,在中国画的艺术探索和创作上始终是诚虔用心、锲而不舍,他的执着还体现在他要在工笔画这个领域能够走出自己感受生活和艺术表达的一条道路。许多年来,他不断地探索积累,继续着对传统的研修更注重感受生活,所以他的作品充满着这个时代的中国艺术家对理想的向往、对生活的赞美、对自然的讴歌,这些因素都在他作品的主题和语言中得到了体现。

我这些年也没有少和他交流,每一次他给我带来一些作品的图片,我都觉得作为当代的中国艺术家我们必须要立足中国大地,感受时代生活,也许我们创作的主题有许多属于历史的永恒的主题,但是一定要结合今天的时代感受加以表达。我们来自现实生活的感受更要上升到精湛的语言表达这个层面去摸索去尽可能地建树,我觉得同祥在这些方面他是有充分的自觉的。

中国的绘画传统一方面历史悠久、积累深厚,有许多值得我们不断去钻研和借鉴的优长,但是另一方面又要把传统作为今天创造转换和创新发展的一份资源,用自己的新的生活感受,用这个时代的文化感受来观察传统、研究传统,这样就使得传统能够成为今天创作的理论知识精神支撑,以及创造的源头活水。

中国古代也一直讲一些创造性的事物,需要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大概所谓伏羲创八卦就是这样的,其实远取近取也提示了一种研究与创作的方法论,就是既要有广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又要有精心地观察、细微地体察,也就把远和近形成自己创作的精神的张力。同祥的作品是努力想表达他对理想对永恒之美的这些主题的歌颂,从他所观察的生活中的人、物、景、事,这些很具体的角度出发,我想他的这种探索,在工笔绘画上既把握着工写和赋色的经典感,又把写意的笔法特别是画面的气韵结合起来,我觉得都可以让人看到他的整个艺术思考和实践有比较宽阔的传统与当下的两级的维度,在这样一个文化空间里,去寻找自己的艺术定位。

周同祥在艺术上潜心探索,作为一位中国画家,周同祥最可贵的品质就是报以坚定的文化理想和执着的艺术信念。许多年来,他可以说是一位潜心用力、锲而不舍的画家。在中国工笔画这个领域努力耕耘,由此形成了他比较丰硕的成果面貌。在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上,花鸟画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周同祥既有工笔的深厚传统,又有文人画写意的深厚传统。作为当代花鸟画家,周同祥先生注重吸收传统的优长,对中国画的工笔传统下了力气,去深入研究,对写意花鸟画传统,他也非常注重借鉴其中的精华。所以我看他的艺术非常突出对传统的弘扬,体现了他在花鸟画这个领域深入的思考,如何用造型的语言、色彩的语言来表达当代的感受,因此他作品的格式是很丰富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题材面貌是很多样的。

这对一个人到中年的画家来说,从中可见他所下的努力是非常巨大的,艺术首先来自勤奋、来自潜心地耕耘,周同祥的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作为当代的花鸟画家,周同祥的艺术很好地体现了把来自生活的感受和笔墨的追求结合起来。他的人物、花鸟,特别是艺术语言的一些创新试验,都和他的生活感受有关系,他是一位很用心去感受大自然花鸟生命和现实生活的画家。在这样的基础上,把笔墨语言的研究和主题题材结合起来,也进行了许多技法的新的探索,这就很难能可贵地形成了他作品丰富的面貌,还有可观可赏的走向精微的艺术格调与样式。

中国画一向注重讲品格、讲气质,周同祥在艺术的探索中,努力增加自己的美学修养,努力在花鸟画当代创新中保持艺术的品格、艺术的质量,这也与他长期潜心用力这种精神是分不开的,因此我对他的作品给予很好的评价。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