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黄河:巩县石窟”摄影艺术展在郑开幕
更新时间:2025-08-27 15:21 浏览量:3
8月25日,由省文联、郑州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黄河:巩县石窟”摄影艺术展在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开幕。本次展览是2025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合作举办的“天地之中·‘镜’界郑州”全国摄影展系列活动之一。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武皓,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明,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刘鲁豫,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吴健,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编、《中国摄影》杂志社社长陈奇军,郑州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朱军,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魏亚飞,郑州市文联党组书记杨洁,巩义市委书记袁聚平等领导嘉宾参加开幕式。武皓致辞,刘鲁豫主持开幕式。
武皓在致辞中表示,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巩县石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是丝路文化与中原艺术交融的璀璨结晶。本次摄影展从万余件作品中精选120件参展,作品均出自基层文化文艺工作者之手,他们不仅是石窟之美的发现者,更是优秀文化的传播者,用镜头语言讲好中国历史文化故事,让巩县石窟从河洛大地走向全国、走向国际。
刘鲁豫主持开幕式
与会领导共同为展览启幕
巩县石窟是北魏皇家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大佛3尊及历代造像龛328个,大小佛像7743尊,造像题记及其他碑刻186篇。巩县石窟是丝绸之路与黄河文化交汇的重要文化遗产,不仅是佛教东传、中西文化交融的生动见证,更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与黄河文明交汇点上的一颗艺术明珠。石窟结构紧凑,造像艺术精美,在国内石窟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堪称中原地区石窟艺术的杰出典范。
创作者团队合影
自2023年起,一支平均年龄超过55岁的摄影团队,历时两年时间,用镜头深入探索巩县石窟的每一寸肌理,捕捉鲜为人知的精微细节。本次展览正是这场光影探索的结晶,展出的120余件光影艺术作品,将巩县石窟的历史沉淀与时代光华,凝固成一幅幅震撼心灵的视觉诗篇,深情再现了巩县石窟艺术精魂。
展览开幕式后,展览策展人、著名石窟艺术研究专家、特邀摄影家代表为观众导览,并围绕“光影如何赋能石窟文化传承”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1月18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展览现场
来源 省摄影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