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邂逅”毕加索等51位欧洲艺术大师真迹(三)
更新时间:2025-08-27 15:25 浏览量:1
爱、童真、片刻、光影、感官、哀愁、神圣、故土——这八个关键词构成了“远方的邂逅——意大利都灵现代美术馆馆藏精品展”的框架。它们以最精炼的形式,涵盖着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共同的主题、感受与思想,与我们的经验和日常生活紧密交织,展览亦由此划分为与其对应的主题单元。(节选于“前言”)
“阿尔贝托·帕西尼”,1862年的布面油画作品《沙漠信使》。
“巴勃罗·毕加索”,1930年(摄于1906年水粉画创作)纸上水彩模板画作品《少年与童真(兄弟俩)》。
“吉吉·凯萨”,1921年的布面油画作品《阳光照耀安蒂科利》。
“费利切·卡索拉蒂”,1929年的木板油画作品《托斯·卡纳风景》。
“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1922年的木板印刷画作品《忧郁的女孩》。
“亨利·马蒂斯”,1938-1940年的油毡版画作品《戴手链的女子》。
“莫里斯·郁特里罗”,约1914年的纸板油画作品《加布里埃勒·德·埃斯特雷的古老庄园》。
“菲利普·德·皮西斯”,1937年的布面油画《威尼斯》。
“保罗·克利”,1934年的无框布面蛋彩和炭笔画作品《困惑,1934/L7》。
“费尔南·莱热”,1951年的布面油画作品《树干前的红鸟与绿枝》。
“卡罗·波洛内拉”,1892年的布面油画作品《春天》。
“苔诺·赛维里尼”,1913年的布面油画作品《北/南》。
“菲利普”,约1928年的布面油画作品《物体的可塑性》。
“费利切·卡索拉蒂”,1944年的布面油画作品《有书的女孩》。
“阿尔弗雷多·德·安德拉德”,约1864年的布面油画作品《有女人在溪边的风景》。
“阿尔伯特·布洛赫”,1917年的作品《困局》。
“乔治·莫兰迪”,1948年的作品《静物》。
“弗朗西斯科·特龙巴多里”,约1935年的布面油画作品《静物》。
“乔治·德·基里科”,1919年的作品《有萨拉米香肠的景物》。
“福尔图纳托·德佩罗”,1925-1926年的作品《犁地》。
“埃尔斯托·贝尔泰亚”,1874年的布面油画作品《农庄水井》。
“古斯塔夫·库尔贝”,约1875年的《山谷里的小村庄》。
“雷纳托·比罗里”,1940年的布面油画作品《西西里岛》。
“恩里科·保卢奇”,1929年的纸板油画作品《丘陵景观》。
“费利切·卡雷纳”,1919年的布面油画作品《阳光下的农民》。
“卡洛·卡拉”,1929年的作品《马尔米堡的房子》。
“皮尔·塞莱斯蒂诺·吉拉迪”,1874年的木板油画作品《悲伤的消息》。
“乔瓦尼·巴蒂斯塔·夸德罗内”,1888年的布面油画作品《老轿式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