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没有爸,0基础学画,10年5次搬家 高考610分的艺术生想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更新时间:2025-08-27 18:53 浏览量:1
“我希望家人平安健康,希望妈妈不用再那么辛苦。”2025年高考前的成人礼上,当同学们在气球上写下心仪大学的名字时,李思毅却郑重地写下这样一句话。
看到这句话,妈妈冯敬怡瞬间泪流满面。李思毅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慰:“妈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他确实做到了。2025年高考,来自襄阳24中的艺术生李思毅以610分的成绩被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录取。
成绩背后,是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成长。
九岁丧父、五次搬家,在漂泊中成长
李思毅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里失去顶梁柱。从此,他与妈妈冯敬怡相依为命,开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由于没有自己的房子,母子俩一直租房住。上学成为一大难题,只能不断联系接收学校,哪个学校同意,就去哪里读书。十年间,他们先后搬了5次家。
“连家里的电器都被搬坏了。”8月23日,在襄州区永安南路的一个还建小区里,李思毅淡淡地说道。这里是姥爷姥姥的家,高中之后,他和妈妈借住于此。80平方米的两房一厅,他在客厅支起一张床,占去大半个空间。
从零学画、主动分忧,苦难中长出坚韧
遭遇变故,李思毅比同龄人更早懂事。妈妈外出工作,他放学回家就洗菜做饭,等妈妈回来。
九岁那年,他曾因自己生火做饭发生意外——煤气灶一时没点着,他凑近查看,火苗突然窜起,烧焦了他的头发和眉毛。妈妈看到后心疼又愧疚,他却安慰道:“第一次没经验,其实没啥。”
生活的颠簸直接影响了他的学业。2022年,他考入襄阳24中。高一结束时,他站在岔路口:继续学美术,还是转回文化课?
他是零基础学画,美术成绩远落后于同学,但文化课成绩却在班里名列前茅。老师建议他转回文化课,但这个倔强的少年选择了坚持。“我不服气,为什么我不能学好美术?”
美术生的学习强度非常大。除了早晚自习,每周还有三天美术课,完成一幅画常需两三小时。高三上学期,美术生要进行两个月的小集训,因之前曾转去文化班,李思毅缺了将近两个月的课。
为赶上进度,他每天坚持画到晚上12点,比别人多画一幅,一点点磨炼技术。在妈妈和老师的鼓励下,他的画技逐渐提高。
减肥40斤、考上大学,自律让他走向更远
集训期间,长时间坐在画室不动,李思毅的体重一度达到180斤。联考结束后,他下定决心减肥。
从2024年12月到2025年3月,他减掉40斤。谈到秘诀,他说:“所有零食都不吃,饮料完全不喝。只要饮料成分表显示含糖高于4克,我绝对不碰。”
每天晚上自习后,他会去操场跑两圈。在他看来,运动与学习并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
看到他暴瘦,老师一度担心他生病,急忙联系他妈妈。回忆起来,母子俩都笑了。
这股惊人的自律也反馈于学习。没钱去武汉、北京集训,他就靠自己琢磨和学校老师辅导。
高考前成绩起伏时,他一度焦虑,但妈妈始终鼓励他不要放弃。而妈妈也说,是儿子的勇敢支撑她走过最难的时刻。
最终,李思毅以610分被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录取。
艺术生想学电气,希望早日为妈妈撑起家
虽然学艺术,但李思毅有一个计划:进入大学后辅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我真的想学,既是为了就业,也是拓宽知识面,因为我的理科成绩很好。”
即将开学,大多数家长准备以旅游的方式开车送孩子报到,但李思毅早已和妈妈商量好,要独自去报到。“我已经长大了,以后的路要自己走,尽量不给妈妈添负担。”
在他看来,最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他要继续努力,早日为妈妈撑起这个家。
“我要离开妈妈了,希望她在工作之余能吃好、睡好,健健康康。”李思毅说,“健康与亲情最珍贵。大学考不上还能重来,但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无法弥补。”
一路走来,充满磕磕绊绊,但冯敬怡常说这样一句话:“我们也许是物质的贫乏者,但一定是精神的富裕人。只要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还在,就一定能走向幸福的未来。”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