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兰干武//甲金铸魂:刘颜涛书法艺术的浅解

更新时间:2025-08-27 02:23  浏览量:2

兰干武//甲金铸魂:刘颜涛书法艺术的浅解

契文焕彩,荆楚墨缘。

8月22日,“殷契流风——刘颜涛甲骨文书法展巡展(武汉站)”在湖北省国画院开幕,延续郑州首展之盛,为武汉观众带来一场融古贯今、意蕴深厚的古文字艺术盛宴。此次展览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湖北省书法院承办,湖北国画院美术馆协办。

刘颜涛多年来深耕篆书,尤以甲骨文与金文为专擅,其书作融甲骨之天真与金文之朴茂,于刀笔转换间深得古意。本次展览集中展出其近年创作的68件篆书作品,全面呈现了他在甲骨文与金文领域的深入探索与艺术成就。

开幕式后,主办方还举办了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刘颜涛的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展开了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认为,刘颜涛先生融汇甲骨、金文与传统笔墨,兼具学术修养与艺术创新,其作品既承续古文字神韵,又富于现代审美意识,为当代篆书创作提供了重要引领。

下面是兰干武先生的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甲金铸魂:刘颜涛书法艺术的浅解

在“殷契流风”刘颜涛甲骨文书法巡展(武汉站)座谈会上的讲话

兰干武

各位嘉宾,各位同道:

今天,受刘颜涛先生之邀,与大家一起,见证他的甲骨文书法艺术展在武汉隆重开幕,非常开心。

颜涛先生的艺术之路,始于殷墟甲骨之地脉,成于三代吉金之渊薮。有人评述其艺术成就多聚焦其“刀笔相生”的技法特征——既有契刻的锐利刚劲,又含浇铸的浑穆苍茫。然细观其作,最动人处不在形似,而在那贯通古今的呼吸节律:每一道枯笔仿佛殷商巫祝的沉吟,每一处涨墨恍若周鼎氤氲的铜魄。这种将考古学材料转化为生命抒写的能量,正是其艺术最值得深究的特质。

尤为难得的是,颜涛先生突破了甲金文字书写的程式化窠臼。他在刻辞中捕捉到先民刀尖的震颤,在铭文里感知着铸造时的温度差——那些被岁月锈蚀的笔画,在他的笔下重现了最初的虔诚与庄重。这种“与古对话”的能力,绝非简单的笔墨技巧,而是建立在史学修养、古文字学功底与艺术直觉三重维度上的创造性转化。

我认为颜涛先生的艺术实践揭示了书法本质的回归:文字作为文明载体的神圣性重现。在数字化书写席卷一切的时代,他让我们重新看见每个汉字最初被创造时的惊心动魄。那些鹿角般的象形、星象般的指事、器皿般的会意,在他笔下不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依然跳动着的文化心脏。这种神圣性的当代重构,恰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典范。

更值得深思的是其墨象中暗含的哲学维度。甲骨文的预言性与金文的纪念性,在他笔下融合为对时间性的独特诠释——既记录永恒的瞬间(如祭祀、征伐、册命),又展现瞬间的永恒(笔墨在纸上的刹那凝结)。这种对时间双重性的把握,使他的作品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创作,成为用视觉语言书写的哲学文本。

观其近年所作,愈见“金石气”与“书卷气”的圆融统一。章法布局中可见卜辞的错落奇崛,但线条深处却流淌着二王的潇洒风度;字势取法商周威严,而气韵间又透出晋唐手札的随性天真。这种将不同时空审美特质熔铸一炉的能力,展现出不囿于时代局限的大家气象。

在文字考古与艺术创造的两极间,颜涛先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既不让学术研究窒息艺术灵气,也不因笔墨游戏轻慢古法尊严。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至高境界,恰是中国书法最深厚的传统所在——所有的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对法度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有的传承都必须包含着当代精神的注入。

我们都熟悉甲骨四堂,在某些学问上,颜涛先生可能还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但僅就甲金文字的书法创作而言,甲骨四堂又不能与颜涛先生同日而语。

值此书法展之际,我们不仅欣赏到甲金文字在当代审美的觉醒,更见证了一位艺术家如何用最古老的文字符号,构建起与当代人文精神对话的桥梁。这正是颜涛先生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传统不是过去时,而是正在进行时;创新不是无源之水,而是长江黄河般的奔流不息。

最后,我以两首小诗祝贺其书展的成功举办:

其一

楚水殷墟翰墨缘,

龟甲熊魄证千年。

而今重听刀凿韵,

原是乾坤呼吸间。

其二

殷契周金汉月悬,

刀耕火种化云烟。

龟纹鼎韵生双翼,

飞越千秋落砚田。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