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丹青里的抗战史诗:300余件大师力作揭秘“中流砥柱”的精神密码! - 凤凰艺术

更新时间:2025-08-27 23:10  浏览量:1

中流砥柱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肖峰艺术馆)协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承办的“中流砥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于8月18日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展。

其中,肖峰艺术馆积极响应国家重大主题展览号召,出借馆藏珍贵作品油画《小八路》赴京参展。

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展览以现实主义艺术手法,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展现了伟大抗战精神,通过近400件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形式,构建起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与国家叙事的紧密结合。

8月26日,展览开幕式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东楼展区一层举办。

开幕式现场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现场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党委书记杨继红,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李红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徐里,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先后致辞。开幕式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筱磊主持。

“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刘万鸣在致辞中介绍,本次展览通过“民族脊梁”“众志成城”“得道多助”“维护和平”四大板块,构建起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民族脊梁”板块聚焦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艺术重构历史现场,将抗战精神升华为具有审美价值的精神图式;“众志成城”板块展现全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磅礴力量;“得道多助”板块讲述国际友人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感人故事;而“维护和平”板块以未来之思回望历史,表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切关怀。“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历史的忠实记录,更是一次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创新。”他表示,“艺术家们深入历史现场,以现实主义精神还原抗战的艰辛与荣光,同时扎根传统文脉,紧扣时代脉搏,用多元创作手法构建当代视觉叙事,为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提供了宝贵参考。”

杨继红致辞

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多位嘉宾的共鸣。杨继红表示,这不仅是一场纪念历史的展览,更是一部艺术的长卷,是几代中国艺术家共同书写的精神史诗,“‘中流砥柱’,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当下的启迪。它提醒我们,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凝聚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钢铁意志;也提醒我们,今天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更需要中流砥柱精神。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汲取力量,继续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大国气象,传递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愿艺术的光芒化为永恒的精神坐标,指引我们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照亮人类文明的未来之路。”

李红强致辞

李红强表示:“人民美术出版社始终秉承‘为人民出好书’的宗旨,致力于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为美术出版工作者,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记录时代脉搏,传播优秀文化,推动艺术创新。我们将以本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抗战题材美术作品的出版和研究工作,通过出版画册、学术专著等多种形式,让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愿与广大艺术家、文化机构携手努力,共同用艺术凝聚民族力量,用美育涵养时代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冯远致辞

冯远表示,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持之以恒的信念和坚定不移的动力。此次展览,本着从历史语境出发、向经典作品致敬、为时代精神立传的庄严态度,提前部署、积极筹备、精心布置,最终以四个主题板块呈现在观众面前。开篇聚焦“民族脊梁”,昭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关头担负起的神圣使命和伟大责任。继而,视角转向伟大的人民,生动描绘全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艰苦历程。最终,基于深邃的历史反思,表达对持久和平的永恒珍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继续秉承抗战精神、抗战文艺的光荣传统,坚持不畏艰险、血战到底,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自觉承担起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神圣使命,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范迪安致辞

范迪安表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美术界积极行动,已举办多场纪念抗战胜利的美术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全国画院系统的重要力量,及早作出创作部署,精心筹备此次展览。展览主题鲜明,以大批新创作的作品构成学术高度,体现出几代美术家的家国情怀,作品呈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浓墨重彩描绘了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也反映了抗战胜利后时代的沧桑巨变,让观众从视觉上感受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与伟大抗战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迈向未来新征程。此次展览吸引了全国各地美术家同仁参与,既是对抗战美术的深度挖掘,也是对主题性美术创作持续开展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是献给抗战先烈与伟大抗战精神的丹青画卷,具有重大意义。

周庆富致辞

周庆富表示,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美术创作与研究机构,肩负着代表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的使命职责。在刘万鸣院长的带领下,中国国家画院以“主题性创作”为抓手,连续策划推出多个高质量展览。这一系列活动,正是“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理念的生动实践,既彰显了国家级美术机构的责任担当,更让艺术传承文脉、服务时代的价值追求落地生根。本次“中流砥柱”展览既是国家级艺术机构对重大历史节点的主动回应,更是“以艺术铭记历史、以创作传承精神”使命担当的集中体现。展览汇聚300余件作品,既涵盖老艺术家的经典之作,更集结全国画院系统、重点艺术院校、权威艺术机构等艺术家的创新力作——从历史场景的恢宏再现到人性光辉的细腻捕捉,从传统技法的传承到当代语言的探索,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创作者对历史的深刻体悟。其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多位艺术家亦积极投身创作,精心完成了多件主题作品,与其他作品共同构成了一部“可视化的历史长卷”。

潘义奎致辞

潘义奎表示,昨天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开幕式,今天,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流砥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接续开幕,两场展览遥相呼应,以艺术之名共同回望峥嵘岁月、传承伟大精神,意义深远。中国国家画院作为集创作、研究、展示与收藏等职能于一身的重要艺术机构,始终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画院深耕主题性创作、践行文化使命的生动实践。中国美术馆将始终与中国国家画院并肩同行,全力支持中国国家画院的各项活动,共同为新时代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徐里致辞

徐里表示,艺术家们以笔墨为刃、以色彩为歌,将历史记忆转化为视觉史诗。有的作品以宏大叙事再现战场硝烟,有的作品以细腻笔触刻画英雄群像,有的作品以抽象表达传递精神力量。每一幅作品都凝结着对历史的敬畏、对英雄的礼赞、对和平的向往,彰显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为时代立传”的使命担当。这些作品跨越了年龄、地域与风格的界限,共同构建起一座关于抗战记忆的艺术丰碑,这也正是艺术工作者对“何以中流砥柱”的时代应答。

田黎明致辞

田黎明表示,本次展览秉持“以史为纲、以艺为体”的核心理念,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在14年艰苦卓绝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铭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庄严宣示中华民族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这是一场跨世纪的艺术盛典,凝聚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家国情怀与艺术良知。艺术家以真挚情感和精湛技艺,用美术语言深情讴歌为民族解放事业不畏牺牲、百折不挠、血战到底的万千抗日英烈,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表示深切的缅怀。展览中,古元、胡一川、李斛、王式廓等艺术家的作品深刻昭示:真正的艺术语言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当以敬畏之心深耕创作,赋予每幅作品鲜活的生命力,饱含时代精神,讴歌劳动者的真、善、美,肩负起以艺术培根铸魂、凝聚民族复兴伟力的时代使命。

王筱磊主持开幕式

展览汇聚全国300余位老中青艺术家倾注心血的作品,其中有李苦禅、吴作人、王式廓、张松鹤、力群、武石、罗工柳、彦涵、李斛、戴泽、王盛烈、修军、马改户、邓澍、詹建俊、肖峰、宋韧、靳尚谊、刘勃舒、沈尧伊等名家大师之作,涵盖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形式,以艺术之笔重述抗战史诗,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

展览现场

就如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在前言中写道的:“本次展览的价值,在于以视觉思辨重构历史认知,通过艺术符号的创造性转化,揭示出抗战胜利的深层逻辑,那就是在民族存亡的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如砥柱擎天,凝聚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钢铁意志。而艺术家以敬畏之心叩问历史,用笔墨刀塑重构精神现场,通过形式语言的当代转化,将抗战精神升华为具有永恒价值的审美范式,在具象与抽象的交融中完成对英雄史诗的美学重塑。”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英勇献身的先烈们,肖峰艺术馆积极响应国家重大主题展览号召,出借馆藏珍贵作品油画《小八路》赴京参展。

《小八路》在展览现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在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等领导与专家的陪同下参观展览,他在《小八路》前驻足良久,并对该作品表达了高度赞赏。

从左至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肖峰艺术馆副馆长、凤凰艺术总编辑、副总裁、凤凰中心馆长肖戈、摄影:张婷婷

从左至右: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肖峰艺术馆副馆长、凤凰艺术总编辑、副总裁、凤凰中心馆长肖戈、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摄影:张婷婷

从左至右: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副处长、研究员、此次展览策展人康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肖峰艺术馆副馆长、凤凰艺术总编辑、副总裁、凤凰中心馆长肖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摄影:张婷婷

《小八路》表达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信念,唤醒人们心中尚未泯灭的人性之光:两个稚气未脱的小战士,躲在青纱帐里,手捧两只初生的雏鸟,低声细语。

这幅作品几乎是一气呵成。果断而迅速的笔触,传达了艺术家创作时的灵感与激情。两位小战士的形象也是在绘制过程中逐渐清晰的。正因为出自灵感突至与情感驱动,《小八路》带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艺术家也将在作品捐赠给国家。

宋韧《小八路》,布面油画,116x116cm,1979年

宋韧、肖峰在作画

在近一年的筹备中,中国国家画院精心策划,确定了“以史为纲、以艺为体”的策展思路和本次展览的主标题名称——中流砥柱,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确保了展览在艺术性和历史性上的双重高度。画院的所有工作紧紧围绕展览主旨展开,深刻昭示中国共产党在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铭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建立的伟大功勋,宣示中华儿女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

展览现场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