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魏怀亮 | 墨韵通达山海情——品读张明川的中国画艺术

更新时间:2025-08-28 15:02  浏览量:1

二十余年前,我与张明川相识于北京全军美术创作班,此后交往日深,屡在各类学术展览活动中聚首。近日于长沙“山河铭志——中国画邀请展”再度相逢,得以品鉴其十余幅新作。笔墨间气象雄浑,意境深远,愈发彰显其卓尔不群的艺术品格。

第一道航迹

在当代中国画领域,张明川以其鲜明的个人风格与深厚的创作内涵立足艺坛。他尤其在军事题材绘画中取得突破,既拓展了传统笔墨的表现疆域,亦为中国画的当代转型提供了崭新范式。与此同时,他在山水与花鸟创作中同样展现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与扎实的传统底蕴,其艺术实践始终围绕“传统笔墨现代转化”与“时代精神艺术表达”这两大命题展开。

浮动的国土

189×199cm 2007年

张明川1962年生于山东昌邑,1980年参军,四十余载军旅生涯成为其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早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周永家、李宝林等名家,奠定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在海军一线部队的经历中,他随舰出海,与官兵同甘共苦,聆听潮汐,凝视波涛。这些生命体验不仅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更使他对军人精神与家国情怀有了深切体悟。“艺术必须扎根生活,汲取灵感,以笔墨升华情感”——这一理念如一根坚韧的红线,贯穿其整个艺术生涯。

军港流彩

196×198cm2015年

在军事题材创作方面,张明川的探索具有开创性意义。传统山水多以林泉丘壑、隐逸之思为主题,他却大胆将战舰、战机、航母等现代军事元素融入水墨语境,创造出“军事山水”这一全新绘画类型,实现传统笔墨与现代意象的深度交融。此类尝试并非题材的简单拼贴,而是从绘画语言本体入手进行的革新——他将山水画中云烟氤氲、皴擦点染的传统语汇,转化为表现现代军事场景的有效手段,并融入西方构成主义与硬边艺术的视觉经验,形成一种兼具东方意蕴与现代气息的艺术语言。

海天流韵

196×200cm2004年作

作于2004年的《海天流韵》即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该作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特别奖。在构图上,他突破传统散点透视,采用俯视视角,融入焦点透视与平面构成方式,将战机编队与云霞港口巧妙组合。战机以留白勾勒形廓,与淡墨渲染的云层形成虚实对照,既承续“计白当黑”的水墨美学,又借助透视与光影的现代处理,传达出强烈的动势与空间张力。在技法层面,他以山水云雾笔法表现军事现场的氤氲气氛,使战机穿梭于云气之间,虚实相生,诗意盎然;又以干笔皴擦与积墨手法刻画战机金属质感,实现“以柔写刚”的笔墨突破,成功化解水墨表现刚硬物体的难题。就精神内涵而言,作品不仅再现军事训练的场景,更通过远岸的城市轮廓与编队的秩序结构,隐喻“强军梦”与“科技强军”的时代主题。正如美术理论家徐恩存所评价:“作品营造出强烈的战斗氛围与笔墨冲突,注入了深沉的主观情感,传递出慑人的现场感与艺术真实。”

世纪构建

187×198cm 2001年

同类风格的探索亦可见于《世纪构建》《生死时速》《第一道航迹》等作品。2001年创作的《世纪构建》以红黑对比的强烈色调,通过平面切割与硬边语言组织航母、卫星、战机等意象,构建出一曲科技感的视觉交响,获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2008年所作《生死时速》则以疾速笔触与倾斜构图,生动刻画官兵救灾场面,传达“艺术服务社会”的创作理念,突显军事绘画的现实关怀。

远峰

98×60cm2020年

峰高图

215×150cm2019年

张明川的山水创作,与其军事题材一脉相承而各有侧重。他承续了北派山水的雄强气格,笔底可见范宽、李唐诸家的遗风,同时将海军生涯中获得的海洋体验融入创作,形成“山海共生”的宏大格局。这类融合并非景物的机械叠加,而是借助笔墨的调度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共鸣——画中山岳的巍峨与海涛的澎湃,既是对天地壮美的礼赞,更是对军人气魄与家国情怀的视觉诠释。他的山水超越了传统文人的隐逸趣味,以刚健的笔法摹写山河新貌,使其作品成为连接自然与民族精神的桥梁。观者可在其间既领略造化之雄奇,亦感受画家对家国的炽热情感。

国韵

在花鸟画领域,张明川同样展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他避开工笔重彩的富丽范式,主攻水墨语言,依托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与笔触的节奏韵律捕捉物象之神韵,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面貌。代表作《春风和畅》中,牡丹不施丹青,仅凭水墨层次与线描张力便完美传达出其华贵与高洁——近览笔线交织、墨块纷呈,极富抽象张力;远观则神韵浮动、意境全出,臻至“遗形取神”的写意高境。此类“实验水墨”手法打破了传统花鸟的程式格局,将重心从外在形似转向内在精神,体现出他对“写意”传统的当代诠释。

水墨牡丹

题材选择上,他钟情于牡丹、荷花、梅等传统主题,却总能赋之以新的审美内涵。《荷》系列作品中,荷叶与莲蓬在墨色渲染中既延续了文人画的雅致趣味,又经由大胆留白与奔放用笔注入现代意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军旅生涯所积淀的精神气质也深深渗透其花鸟创作中,使作品于传统题材中透出坚毅刚健的品格。如《香魂》中的牡丹,被评“铮铮铁骨,富贵逼人,毫无媚俗之态”。这种精神气质与其山水、军事作品内在一致,是家国情怀与艺术本体的深度交融。他的花鸟作品“画小境大”,于有限尺幅中拓出浩瀚意境,《盛世风华》获首届全国花鸟画艺术大展优秀作品奖,被誉为“既承文脉,又具现代视觉张力”,充分印证了他在传统出新道路上的成功。

雪晴

65×47cm2022年作

纵观张明川的艺术旅程,其核心始终紧扣“传统笔墨的当代性”这一命题。无论是军事题材的现代元素融入、山水创作中的自然与人文融合,还是花鸟画中的水墨语言拓展,均体现他对中国画“守正创新”的深刻理解。在笔墨层面,他尊重传统精神而不拘成法,通过语言转换与技法创新使笔墨与时代同频共振;在题材方面,他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疆域,尤其以军事题材创作填补了国画表现现代化军队的空白,推动山水精神从避世归隐走向时代咏叹;在文化价值上,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东方哲思,无论《蔚蓝》中水墨与航母的意象并峙,还是《心中的海岛》对军民关系的诗意呈现,皆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守护山河”的家国同构理念,使作品超越形式美感,升华为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

心中的海岛

160×220cm 2007年

张明川的中国画艺术,深刻体现出一位军旅画家的使命与担当。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评价其“以笔墨载军魂”的实践,“充分证明传统中国画语言可通过题材拓展与形式创新激发生命力”。著名画家苗重安称他“如艺术高原上驰骋的骏马,不断向着既定目标突破”。这些评价准确勾勒出张明川的艺术特质——他以军人的刚毅和文人的情怀,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绘就出一幅幅承载强军梦想与民族精神的时代画卷。

画家简介

张明川,著名军旅画家,1962年出生于山东昌邑,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原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员,书画频道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一级美术师。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