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温度的思想共振
更新时间:2025-08-28 23:25 浏览量:1
作为2025深蓝智库系列活动之一,以“当代水墨的传承与突破”为主题的沙龙活动近日在北京华天艺术馆举行。此次智库沙龙由展览执行策展人徐磊主持,来自全国高校的教授、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传统笔墨精神的当代延续”与“当代水墨的创新表达”展开深入探讨,有对创作实践的鲜活分享,也有对水墨理论的严谨剖析,呈现出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温度的思想共振,为当代水墨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思考维度。
深蓝智库是北京商报社联合专业机构、协会及企业代表组建的财经传媒智库,旗下的典藏艺术研究院长期深耕艺术生态建设,多次策划组织艺术展览与学术研讨活动。此次聚焦当代水墨板块,直面当代水墨在传承与发展中的核心议题,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2025年恰逢中国当代水墨40周年,在这一时间节点进行学术研讨,有其特殊的意义,既是对当代水墨40年发展历程的回望,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前瞻探索。
杨维民
展览学术主持,美术学教授、美术批评家、资深策展人
从“水墨新方阵”到“学院新方阵”,再到“墨渌无界”展览,我一直强调学院背景的艺术家在当代水墨领域的重要作用。值得欣慰的是,这些艺术家在创作中始终秉持学术追求,在传统底蕴与创新探索之间找到精准平衡,已经成为助推中国水墨艺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徐磊
展览执行策展人、资深媒体人
《北京商报》创刊与中国当代水墨“双40周年”的历史机缘,使得此次展览成为传统媒体与当代水墨共生进程中的一次温情回望。回溯40年发展历程,媒体既是当代水墨艺术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市场培育、学术影响提升的推动者;而水墨艺术也为媒体注入了文化厚度与时代精神,在双向赋能中塑造了“无界”共振的生动图景。
李富
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山东美协当代水墨艺委会副主任
中国水墨艺术的内涵和外延是无界的,是不断丰富、融合、探索和延展的,艺术家必须在传统水墨的根基上寻求创新。此次展览呈现出多元风格与丰富的探索案例,尽管艺术家对水墨艺术的认知各有侧重,但通过“墨渌无界”这一展览平台,得以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为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注入动力。
许建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数智时代的到来,为当代水墨艺术的跨媒介互动与精神突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这种互动不仅丰富了水墨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应坚守当代水墨艺术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品格,不断探索和实践,推动水墨艺术在数智时代的传承转化与创新发展。
居瑢
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水墨艺术拥有千年传承的深厚积淀和勃发的文脉资源,当代艺术家在传统水墨基础上的创新探索,正为其赋予新的生命力。当代水墨发展自“85新潮”开始,历经40年,关于“水墨”的维度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展延伸,完成了从材料语汇到独立艺术形式,再到直指精神内核的艺术转变,这也使水墨艺术的未来发展具有了无限的可能。
王云云
中央美术学院硕士、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
当代水墨的发展,镶嵌在整个当代艺术环境的发展脉络中。传承先辈经验能更有效地拓展艺术创作视野,而创作创新则是艺术家鲜活生命力的见证。越过传承空谈创新,容易落入“燃烧感觉,后劲儿不足”的陷阱。如能在探索传承与突破之间找到平衡,精准喂养艺术创作生命,让创作感觉有源头活水,或许,艺术生命的品质能澄澈坚毅许多。
张艳
燕山大学副教授
当代水墨的传承与突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在延续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回应当代语境与审美需求。真正的传承应该是活态的,这是一场充满张力的共生实验。突破也不能是为创新而创新,如何让水墨这种高度成熟的语汇说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语言,这是我们要深刻思考的。
张新中
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在水墨画创作中,应该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精神和增强水墨独特表现力两方面着力。中国山水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而虚无与荒寒的艺术境界则隐含中国文人对高贵品格的毕生追求;另外,要强化水墨独特的表现张力,尤其是积墨、泼彩等意象表现张力,同时积极探索水墨艺术表现的多元可能性,助力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刘阔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北京印刷学院教师
“水墨”作为中国画传统技法的一支,在当代创作视域之下,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包容性。中国当代水墨历经数十年革新与发展,成绩是丰硕的,在“革新与思辨”的同时,出现了“回归与崇古”的思潮,形成“新古并驰”“多元并奏”的时代格局。中国当代水墨学术创作的繁荣与多样,在此次展览中,可以窥豹一斑。
郑忠
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
谈及水墨艺术的创新与传承,我认为艺术家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动态平衡。以我的彩墨画《文脉之光》系列新作为例,融合了五大版种版画的技法与水墨、综合材料的相关语素。以新视觉语言重构中华文字基因。作品将甲骨文、金石质感、残碑意象与草书气韵流动结合起来,形成了似印如刻、彩墨斑斓、肌理精到的独特绘画效果。
杨运高
南京书画院专职画家
艺术家需要在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中找准创作的出发点。以我的水墨创作探索为例,雪域高原地域文化对我的山水画创作影响深刻,高原自然景观的视觉冲击力与独特的文化背景,为水墨艺术提供了全新的创作灵感,从技法、形式、意境上都有了拓展水墨边界的可能性。
王娟
贵阳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墨渌无界”展览涌现出大量创新元素,涵盖综合材料运用、平面设计融合、传统国画嫁接创新艺术元素等,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有这么多年轻的艺术家坚持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契合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这种创新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