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云布集团:古代犀角雕琢:珍稀材质雕琢的古雅艺术珍品

更新时间:2025-08-28 18:44  浏览量:1

在中华工艺的璀璨星河中,犀角雕琢以其“材美工巧”的特质,成为古代艺术中一颗独特而珍贵的明珠。这门以犀牛角为载体的技艺,不仅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巧思,更承载着东方美学对自然材质的深刻理解与创造性转化。

犀角作为雕刻材料,自古便以“黑如漆、黄如粟、纹理如鱼子”为珍。其天然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在光线下流转着独特的光泽,成为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由于犀角得之不易,工匠们常遵循“随形施艺”的原则,将犀角的天然形态与艺术构思巧妙融合。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犀角雕葡萄花果纹杯,便以非洲犀角随形雕琢而成,杯身藤蔓萦绕、果实累累,既保留了材质的自然美感,又赋予其“多子多寿”的吉祥寓意,堪称“天人合一”的典范。

犀角雕琢的工艺流程,是一场“刚与柔”的精妙对话。选材时,工匠需挑选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的犀角,通过蒸煮软化纤维,再以定型模具弯曲角尖,使其符合器型需求。雕刻阶段,匠人运用圆雕、浮雕、镂空等多种技法,在毫米级的空间内展现层次分明的立体感。明代犀角雕以多层镂雕见长,如鲍天成款犀角雕仙鹿杯,将鹿首、松枝与杯体融为一体,镂空处薄如蝉翼,却能保持结构稳固,令人叹服;清代则更注重仿古与创新,尤侃制犀角雕双鹰杯以青铜器纹饰为蓝本,通过阴线刻与起突雕的结合,营造出古朴苍劲的视觉效果,彰显皇家气派。

犀角雕琢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文化精神的物化。明代犀角杯多以山水、人物为题材,如方弘斋制“秋江渔乐图”大杯,以刀代笔刻画渔翁泛舟的闲适场景,体现了文人“寄情山水”的审美追求;清代宫廷犀角器则融入皇家威严,康熙御制“苍龙教子”三足爵杯,以高浮雕技法塑造龙纹,龙首昂扬、鳞爪毕现,既彰显威严,又暗含“望子成龙”的期许。此外,犀角杯还与“行酒”文化紧密相连,明清文人雅集时,以犀角杯酌酒赋诗,其温润的触感与醇厚的酒香相得益彰,成为社交礼仪与精神寄托的载体。

尽管犀角雕琢因材质稀缺而逐渐式微,但其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仍被后世珍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机构通过系统收藏与展示,让公众得以领略这门古老技艺的魅力。当代匠人则尝试以替代材料还原犀角雕琢技法,既延续传统工艺,又避免对珍稀物种的伤害。犀角雕琢,以其对自然材质的敬畏、对技艺极限的探索、对文化精神的传承,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