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材料越破烂,作品越震撼,40后艺术家用碎木块拼凑芸芸众生

更新时间:2025-08-29 19:52  浏览量:1

出生于越南西贡的艺术家马克·布尔利尔,一直贯彻着手段越有限,表达越强烈的艺术理念。对于他来说,真正能够打动人的作品,并不是用经过复杂处理的材料,去制作充满技巧性的复杂作品,而是使用尽可能普通的材料,打造出能够冲击人心的作品。

马克·布尔利尔出生于1947年,在他年轻时,辗转于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据这位艺术家介绍,他从事艺术创作源自两场偶然的邂逅,一次是1970前后,他在突尼斯租住的房子里,发现了70幅粉彩画,这些粉彩画给他带来极大的震撼,也开启了他的绘画之旅,于是,他开始自学绘画。

然而,绘画并没有那么轻松,没有任何绘画基础,也没有人脉的马克·布尔利尔,想要靠努力成为艺术家无异于痴人说梦,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画廊老板,不断支持和鼓励他。

就这样,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1975年,在当时一位医院的院长联系了马克·布尔利尔,向他订购400块彩绘鹅卵石画作,为了完成这个来之不易的订单,他去到多个海滩寻找鹅卵石。

在收集鹅卵石的过程中,马克·布尔利尔发现了许多浮木碎片,在看到这些被岁月冲洗过的烂木块后,他的内心仿佛遭到冲击,于是,他也将这些碎木块收集起来,进行加工。那一年,受这些破烂的碎木块启发,马克·布尔利尔决定成为一位职业木雕艺术家。

从1975年开始,马克·布尔利尔就开始使用碎木块来制作人物雕塑,这些使用破烂木块制作的人物雕塑,每一个都拥有小小的眼睛和细细的鼻子,这样的面部刻画,让每一个小小的雕塑,看上去都露出惊讶和好奇的神情。

每一个作品都被忽略掉肢体,并紧紧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幅奇特的人物群像。对于这些特殊的木雕作品,马克·布尔利尔并没有给它们定义主题,这是因为,解读后就会束缚住这些作品,他更希望听到不同人对于这些作品的理解。

在一次次展览中,马克·布尔利尔听过太多人在看完这些作品后的感受,在宗教人士的眼中,这些作品就像是一幅幅朝圣图或灾难指引。在劳动人群的眼中,这些作品就像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刻画,每一幅都像是在描绘自己。在一些饱受战火伤害的人群中,这些人像描绘就是失去家园的人们。

这些用破烂碎木块打造的人像作品,让不同人看到不同的景象,也印证了马克·布尔利尔“手段越有限,表达越强烈”的艺术理念。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组独特的作品吧,看看你能从这组作品看到什么,又能联想到什么吧。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