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画语录》38 :黄公望的艺术定位、代表作及笔墨特征

更新时间:2025-08-29 16:21  浏览量:1

1、徐小虎提出,黄公望学画起步晚(仅二十余年绘画经历),却对后世影响深远,与自幼学画、历经六七十年创作的王蒙常被并论,而王季迁似乎更认可王蒙的成就。王季迁回应称,如今多以故宫《富春山居图》为黄公望代表作,但他认为黄公望有多种风貌,不少作品是其形成稳定个性前的尝试,如北京故宫《九峰雪霁图》就有真迹与仿本两个绢本版本,均属佳作。

3-3【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纸本,墨笔,33×636.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徐小虎询问《九峰雪霁图》仿本是否为接近真迹的摹本,王季迁表示该仿本水平高,非普通伪作。他曾在上海友人处将两本并列比较,认为仿本可能作于文徵明时代,用笔精湛,可惜因画在绢上,笔墨未能充分发挥;真迹同样绘于绢上,也受材质所限。

15-2【元】黄公望《九珠峰翠图》绫,79.6×58.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王季迁提及台北故宫《九珠峰翠图》,认为其绫本为真迹,笔墨极佳,与《富春山居图》同等重要。他强调,这些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山水构图的创新,而在于头等笔墨——如同欣赏书法,观者关注的是笔墨本身,而非“好看或特别的风景”。

4、徐小虎提到高居翰拍摄的《溪山雨意》手卷,认为其风格拘谨,类似王时敏常画的“黄体”。王季迁表示1936年选送伦敦展览时未见过此画,但知晓其存在,指出该画影响深远:四王所仿黄公望,既非《富春山居图》风格,也非《九峰雪霁图》风貌,正是这种拘谨风格。

15-1【元】黄公望《九峰雪霁图》纸本,墨笔,117×55.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5、徐小虎推测这可能与董其昌选择黄公望早期作品有关,王季迁认同,称董其昌时代存世黄公望作品较多,但多为未成熟之作,其成熟作品出现晚且数量少。他举例曾见一幅黄公望作品,结构普通却笔墨精妙,有元代题跋,因风格平淡易被误判,唯有懂笔墨者能辨其真,体现黄公望对笔墨的专注。

6、王季迁进一步指出,王时敏、王原祁等强调笔墨的画家,虽构图创新有限,却将能力倾注于笔墨,而黄公望是这一方向的开创者。他认为黄公望的价值在于确立了以笔墨为核心的创作精神,为后世文人画奠定了重要范式。

7、徐小虎询问《富春山居图》末段的墨斑与轻松笔墨,王季迁表示该段笔墨轻松开阔,是理解黄公望的入门关键——抓住这种轻松感,才能进一步体会其拘谨笔墨的深层韵味,而王原祁正是掌握了黄公望笔墨最深奥层次的画家。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