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森林剧场,邂逅艺术糖果:奉贤九棵树艺术中心亲子美学之旅
更新时间:2025-08-29 22:11 浏览量:1
作为一名常年奔波在路上的旅游博主,我很少有机会能静下心来,陪家人享受一段慢节奏的旅程。但就在前天,我们驱车前往上海奉贤区,探访了被誉为“森林中的剧场”的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这座隐匿于绿意之中的艺术殿堂,以其独特的建筑美学与自然交融的理念,给我们带来了远超预期的惊喜。
初遇:森林中长出的白色巨帆
从市区驶入奉贤新城,满眼绿意渐浓。当我们沿着远东路前行,一片茂密的生态林地跃入眼帘,而九棵树艺术中心就静静地伫立其中。它的名字取自“九棵树”的地名,但更引人遐想的是建筑本身与自然共生的理念。
远观建筑群,纯白色的流线型外观如同几片轻盈的帆船,或说是几片舒展的树叶,错落有致地散落在森林之中。小朋友一眼就兴奋地指着喊:“那是外星人的基地吗?”的确,这座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何镜堂院士团队领衔设计的建筑,充满了未来感与艺术感,却又丝毫不显突兀。
设计之美:与自然对话的建筑诗篇
九棵树艺术中心的设计核心是“自然与艺术的共生”。整座建筑分为主剧场、小剧场与水上剧场三个部分,均以谦逊的姿态融入森林环境,而非凌驾于自然之上。
1. 主剧场:光影与结构的交响
主剧场外立面采用大量玻璃幕墙与白色混凝土结合,白天阳光透过树林洒在建筑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效果;夜晚室内灯光亮起,整座建筑又像一座透明的艺术盒子,朦胧而梦幻。剧场内部观众席采用渐变色的座椅设计,从深到浅,仿佛一片宁静的湖水,与窗外的森林景观呼应。
2. 水上剧场:诗意的湖畔舞台
最让我惊艳的是位于中心湖面的水上剧场。舞台延伸至湖心,观众席则依水而建。演出时,演员的身影倒映在水中,与远处的树林融为一体,仿佛一场自然与人文的对话。即便没有演出,这里也是绝佳的观景平台,湖面微风拂过,让人心旷神怡。
3. 生态与科技的融合
建筑大量采用环保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回收系统等,真正践行了“绿色剧场”的理念。小朋友虽然不懂这些技术细节,却对剧场内随处可见的绿植墙和露天平台上的树木表现出极大兴趣,一直问:“树是怎么长在房子里的?”
建设背景:奉贤新城的文化新地标
九棵树艺术中心的诞生,并非偶然。作为上海“五个新城”建设中奉贤新城的核心文化项目,它承载着提升郊区文化软实力的使命。奉贤区过去常被误解为“远郊”,但如今,这里正以生态与艺术为双翼,打造南上海的文化高地。
艺术中心于2019年正式开幕,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全国首个坐落于森林中的专业剧场。其名称“九棵树”既保留了地域文化记忆,也寓意“九棵艺术之树”在此生根发芽。如今,它已承办过国际戏剧节、古典音乐会、现代舞演出等多元活动,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新地标。
亲子体验:艺术与童趣的奇妙碰撞
除了建筑本身,这里的亲子友好程度也令人称赞。剧场外围是大片的草坪和森林步道,孩子们可以自由奔跑,而室内公共空间开阔通透,丝毫没有传统剧院的压抑感。
最让小朋友开心的,是剧场内的艺术商店。这里不仅有文创产品、艺术书籍,还专门设有上海老字号品牌专区。孩子一眼就看到了经典的大白兔奶糖,兴奋地嚷着要买。于是,一边嚼着奶香浓郁的糖果,一边在露天平台看树林里的鸟儿,成了他此行最快乐的记忆。这种传统味道与未来感空间的碰撞,莫名有种时光交错的趣味。
尾声:不止是剧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九棵树艺术中心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它的建筑之美,更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剧院“高高在上”的疏离感。这里既是世界级演出的承载地,也是市民散步、亲子游玩、感受自然的公共空间。它用艺术唤醒土地,用自然软化建筑,用文化温暖人心。
如果你也想来这里,我的建议是:
交通:自驾最方便,市区约1小时车程;也可乘坐地铁5号线至望园路站后步行。
游玩时间:建议下午抵达,先参观建筑、漫步森林,傍晚欣赏夜景。
必体验:水上剧场观景、艺术商店淘文创、草坪上野餐(若允许)。
周边联动:可搭配奉贤博物馆、上海之鱼等景点规划一日游。
或许有一天,当你漫步在这片森林剧场中,也会像我们一样,被一缕奶糖的甜香勾起童年回忆,又被一座建筑的艺术气息深深打动。这就是奉贤,这就是九棵树——远不止于远方,更在于未来已来的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