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主题展在沪开幕 珍贵孤本、老照片、抗战文物再现抗战故事
更新时间:2025-08-29 22:20 浏览量:1
8月29日上午,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收藏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联合主办的《红星照耀中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幕。展品包括世界最早版本、美国最早版本和中国最早版本《红星照耀中国》,抗战时期报刊创刊号,游击武器等来自上海市民间收藏的30余件革命文物与160余幅老照片。
《红星照耀中国》让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伟大壮举为世界所知。展览以埃德加·斯诺经典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为叙事主线,以“循着斯诺视角,重走抗战征程”为脉络,分为“序章:1932上海救亡图景”“以笔为枪——文化救亡的烽火”“历史的见证者与创造者”“从长征到抗战:红星照耀的革命火种”“不屈斗争:中华儿女的抗战史诗”“尾声:星火长存,永恒的记忆”六个篇章展示,既聚焦延安精神与红军抗战历程,也深度挖掘上海作为“抗战前沿阵地”与“文化救亡堡垒”的独特历史角色——从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的浴血奋战、日资纱厂工人的罢工怒潮,到“孤岛”时期《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的最早出版之地;从“八·一三”淞沪会战的壮烈悲歌,到青浦、崇明郊县游击队的敌后抗争,多维度呈现上海在抗战中的重要贡献。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宋庆龄帮助下冒险进入延安,其著作《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1937年在英国出版,如星火点亮世界目光。1938年初,十二位译者在上海秘密集结,将三十万字巨著拆解分译,一个月内奇迹般完成。为避开当时国民党的出版审查,译本化身《西行漫记》面世。展览汇集上海民间收藏的多件革命文物,其中,尤为珍贵的有1937年10月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初版实物(世界最早版本),以及《红星照耀中国》1938年1月初版(美国最早版本),还有1938年3月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世界最早中译本。
观众还可以在展览中看到,在抗战硝烟中,上海文化界的有识之士以笔为枪,在《救亡日报》《时代公论》《大众日报》等报刊发出抗日强音,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文坛巨匠以文字唤起民族觉醒;在申报馆的铅字车间里,一部部作品化作为射向旧世界的子弹;《风云儿女》《八百壮士》与《义勇军进行曲》如无形长城,凝聚起不屈的精神力量。展览现场观众不仅能看到见证历史的老照片,还有《大众生活》创刊号、《世界知识》创刊号、《抗战》三日刊创刊号、《黄河大合唱》谱本等实物。
本次展览将延续至9月21日,市民可免费入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