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每周艺闻 |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各地多个展览开幕 第16届卡塞尔文献展公布全女性策展团队 - 凤凰艺术

更新时间:2025-08-30 00:10  浏览量:1

2025.08.23—2025.08.29

今日七夕,在夏末充满浪漫的日子里,希望你在爱里享受生命的体验,也可以在艺术中遇到”心动瞬间“。

本周艺术圈:高孝午于北京798举办作品全球盗版维权发布会,呼吁重视艺术版权;Anish Kapoor在北海天然气平台实施行为艺术,以创作回应环保议题;白宫公开批评史密森尼学会旗下博物馆展览,文化政治矛盾显现;鲁迅纪念馆打卡墙因观众体验问题遭投诉,公共艺术边界引发讨论。

展览与机构动态同步更新:六角彩子个展“靠近你的宝藏”登陆龙美术馆重庆馆,“中流砥柱”全国美展在京开幕,戚维忠紫砂作品展同期亮相;泰国双年展公布参展名单,卡塞尔文献展确定全女性策展团队,亚历山大双年展宣布2026年回归。机构方面,北京长征空间关闭,Tanya Bonakdar洛杉矶空间结束运营,而纽约Art in General宣布重启;市场领域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即将回归,苏富比艺术学院则陷入金融监控风波。

此外,西泠印社书画家余晖先生逝世,长征计划“百日文献回顾”项目即将启动,艺术界在告别与新生中持续前行。

艺术·事件

高孝午作品全球盗版维权情况新闻发布会在798举办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25年8月23日,由高孝午艺术工作室和奥地利章格律师事务所(Zanger-Bewegt)联合主办的《高孝午作品全球盗版维权情况新闻发布会》,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大客厅举行。

参会嘉宾合影

艺术界、设计界、法律界、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北京七九八文科新消费发展中心负责人,中国版权协会、反剽窃基金代表和媒体记者80余人,共同见证和探讨高孝午为典型个案的中国原创艺术在世界范围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之路。

高孝午工作室希望通过此次发布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探索和维权实践分享,以绵薄之力共同推进国内外艺术领域知识产权生态良性发展,并倡议“原创精神”,与各方协力,构建全球艺术创作法治共同体。

白宫公开批评史密森尼学会旗下多家博物馆的展览

参会嘉宾合史密森尼学会总部,华盛顿特区. 图片:Brendan Smialowski/AFP/Getty Images.

8月21日,特朗普政府于白宫官网发布未署名文章,题为《特朗普总统关于史密森尼学会的观点是正确的》,公开批评史密森尼学会旗下多家博物馆的展览及艺术项目,指责其内容违背政府“反多元化”立场。被点名的机构包括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博物馆、美国历史国家博物馆、国家肖像馆等,涉及议题涵盖种族、移民、性别身份等多元文化内容。

文章具体批评多个展览与艺术作品,例如美国历史博物馆对LGBTQ+群体历史的展示、拉丁裔国家博物馆计划中关于残障与身份交叉性的项目,以及非裔美国人博物馆对“白人主导文化”的教育性阐释。艺术作品方面,安东尼·福奇肖像、《伊莫卡利自由女神像》及艾米·谢拉德的跨性别主题画作《转变自由》均被指不符合政府价值观。谢拉德更因肖像馆计划撤展而取消个展,显示出政治压力对艺术表达的直接影响。

专家认为,此次批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施压运动”,具有高度针对性和意识形态导向,反映出对博物馆多元叙事体系的有意干预。

鲁迅纪念馆打卡墙被投诉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内标志性的“鲁迅夹烟”墙画引发公众讨论。有游客投诉认为该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引导,建议更换为“握拳”形象。馆方及绍兴市文旅局随后回应,明确表示将坚持“尊重历史、尊重鲁迅、尊重艺术”的原则,不会因此改变这处已有22年历史的标志性景墙。专家指出,该创作呈现了真实、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符合历史背景,其艺术与文化价值应得到保护。目前,原投诉帖文已被发布者删除。

雕塑家Anish Kapoor在北海天然气平台进行行为艺术

英国环保组织Greenpeace与著名雕塑家Anish Kapoor合作,于北海一座正在运营的Shell天然气平台(Skiff platform)上完成了一场名为《BUTCHERED》的行为艺术项目。

七名专业攀登者将一块12米×8米的白色巨布悬挂于平台外侧,并喷洒约1000升可生物降解的红色液体(成分包括甜菜粉、有机咖啡渣与食用染料),形成大片血迹般的视觉效果。Kapoor称该作品是一次“视觉的、身体的、原始的”抗议,旨在强烈质疑化石燃料开采对全球生态造成的破坏。这是首次有艺术作品直接呈现于运营中的能源基础设施之上。

艺术·机构

Tanya Bonakdar画廊洛杉矶空间关闭

Tanya Bonakdar画廊洛杉矶空间 摄影:Jesse Gillan

Tanya Bonakdar画廊近日宣布,其洛杉矶空间将于2025年8月29日在韩国艺术家白贤镇(Bek Hyunjin)的个展结束后正式关闭,并不再续租该年9月到期的租约。不过,画廊位于纽约切尔西的空间将继续运营。

该画廊于2018年开设洛杉矶空间,初衷是为了回应其代理艺术家群体“与美国西海岸建立更深入联系”的愿望。画廊在声明中表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一基础现已牢固建立”,同时考虑到“纽约及国际展览日程日益密集”,因此做出了关闭洛杉矶空间的决定。未来,画廊仍将“继续支持艺术家在洛杉矶、西海岸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创作”。

Tanya Bonakdar画廊由Tanya Bonakdar于1994年在纽约创立,是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推手,曾为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等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提供过早期的职业支持。画廊目前代理的艺术家包括菲尔·柯林斯(Phil Collins)、马克·迪翁(Mark Dion)、萨拉·施(Sarah Sze)等。

第16届卡塞尔文献展公布全女性策展团队

从左至右:罗米·克劳福德、梅拉·A·罗德里格斯·卡斯特罗、翁笑雨、卡拉·阿塞维多-耶茨和娜奥米·贝克威思,卡塞尔,2025. 摄影:Nicolas Wefers.

第16届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 16)总策展人娜奥米·贝克威思(Naomi Beckwith)公开该展览的全女性策展团队阵容。作为文献展自1955年创办以来首位黑人女性总策展人,也是继2012年后第二位担任该职的美国策展人,贝克威思邀请卡拉·阿塞维多-耶茨(Carla Acevedo-Yates)、罗米·克劳福德(Romi Crawford)、梅拉·A·罗德里格斯·卡斯特罗(Mayra A. Rodríguez Castro)及翁笑雨共同策展。展览计划于2027年6月12日至9月19日举行。

该团队成员背景多元、专业突出:阿塞维多-耶茨深耕加勒比及拉丁美洲艺术,曾任职于布罗德艺术博物馆和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罗德里格斯·卡斯特罗是作家兼研究员,具跨学科研究经验;克劳福德为芝加哥艺术学院教授,并创办多个关注黑人艺术的教育平台;翁笑雨则刚出任纽约Art In General总监,同时兼任新加坡Tanoto艺术基金会艺术总监。

贝克威思表示,她期待与团队共同探索当代艺术的多元实践,并就影响全球社会文化与未来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强调团队“对艺术家与观众怀有深切尊重”。

奥茨格·埃尔索伊被任命亚洲艺术文献库行政总监

奥茨格·埃尔索伊 摄影:Moving Image Studio

奥茨格·埃尔索伊(Özge Ersoy)已被任命为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新任行政总监,将于今年9月正式就任。埃尔索伊出生于伊斯坦布尔,自2017年加入文献库以来,先后担任公共项目总监及资深策展人。她拥有美国巴德学院策展研究硕士学位,并曾在香港、光州、威尼斯、纽约等多个地区的艺术机构及双年展中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她的研究专注于当代艺术中的收藏、策展与出版创新,近期在文献库联合策划了如“无时无刻”(2024)和“在她们的后院里”(2025)等关注实验性档案与展览转型的项目。对于此次任命,埃尔索伊表示将致力于“放大被边缘化的声音,增强档案的可及性,并培养与艺术敏感性的联结”。

埃尔索伊接替的是已任职四年的何恩怀(Christopher K. Ho)。何恩怀在任期内推动多项重要工作,包括完成华懋艺文图书馆的翻新与扩建、设立数字工作室,制定机构未来五年发展计划,并实现馆藏量30%的增长。他还主导策划了《似曾消失:香港当代艺术》研究计划及多部出版项目。卸任后,他将重返文献库董事会。

今年适逢亚洲艺术文献库成立25周年,机构将于下半年推出以“属于大家的文献库:社群共建”为主题的系列周年活动,包括年度展览、档案保护教育及香港艺术史出版等,旨在深化本地社群参与,丰富香港文化生态。

亚历山大双年展将于2026年回归

停办近12年后,亚历山大双年展(Alexandria Biennale)将于2026年9月正式回归,并举办第27届展览。该双年展创立于1955年,由埃及前总统纳赛尔发起,是全球历史第三悠久的双年展,旨在推动地中海周边国家及南欧、北非与中东艺术家的对话。因2011年后埃及政局及经济动荡,展览一度长期停滞,虽于2014年短暂恢复,仍因资金问题中止。本届重启后,双年展将采用政府与私人联合资助模式,埃及文化部提供启动支持,本土企业家、艺术家和建筑师也共同参与赞助,以保障其财务稳定与运作自主。

本届展览以“一切终将过去”(This Too Shall Pass)为主题,由曾代表埃及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知名艺术家、开罗Darb 1718艺术空间创始人莫塔兹·纳塞尔(Moataz Nasr)担任策展人。预计将邀请约50位主要来自地中海地区的艺术家,聚焦区域间的艺术对话与创意交流。展览场地覆盖多个亚历山大地标与历史空间,包括亚历山大罗马圆形剧场、亚历山大图书馆、卡特巴城堡和富阿德大街等,并将与本地博物馆合作推出聚焦埃及新兴艺术家的小型展览。

第4届泰国双年展公布参展艺术家名单

泰国文化部当代艺术与文化办公室近日公布了第4届泰国双年展(Thailand Biennale)的参展艺术家名单。本届双年展将于2025年11月至2026年4月在泰国普吉岛举行。

展览由泰国艺术家阿林·朗姜(Arin Rungjang)与艺术评论人郑大卫(David Teh)共同担任艺术总监,主题定为“永恒(Eternal [Kalpa])”,旨在探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关系及其面临的共存挑战。策展团队还包括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亚太艺术策展人陈思颖(Hera Chan)以及策展人玛丽莎·潘达拉卡拉贾(Marisa Phandharakrajade)

本届双年展共邀请来自多个国家与地区的64位艺术家及艺术团体参展,名单包括海格·艾瓦津(Haig Aivazian)、易卜拉欣·马哈马(Ibrahim Mahama)、富山妙子(Tomiyama Taeko)、金雅瑛(Ayoung Kim)、赵仁辉(Robert Zhao Renhui),以及赵要、吴其育、蔡明亮、郑马乐(Zheng Mahler)等。

8月,纽约两家知名画廊——拥有35年历史的Kasmin Gallery和运营14年的Clearing Gallery——在数日内相继宣布关闭。与此同时,纽约下城标志性非营利艺术机构Art in General(成立于1981年)宣布重新启动,由曾任安大略省美术馆现当代艺术部主管、现任新加坡Tanoto艺术基金会艺术总监的策展人翁笑雨担任机构总监。

该空间自2020年因疫情关闭实体馆后,历经近五年沉寂,此次重启备受艺术界关注。

挂牌现场

2025年8月2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科技艺术研究中心在北京798艺术区“春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举行挂牌仪式,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春辰受聘担任中心主任。

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成立科技艺术中心旨在为跨学科教育和科技艺术创新领域发展整合学界业界资源、注入新动力。来自北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时刻,并围绕科技艺术教育、跨学科探索与未来发展展开了深入讨论。

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美 育中心主任 沈 旭昆 在 致辞中回顾了学院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强调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重要性,并指出科技艺术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为学院提供更加系统化的研究平台。沈院长特别提到,王春辰教授在科技艺术教育与跨学科研究方面的丰富经验,使其成为担任中心主任的理想人选,他的加入将有效推动学院在数字艺术、沉浸式交互及人工智能艺术

与当代艺术理念结合 等前沿领域的探索。

艺术·市场

苏富比艺术学院

苏富比艺术学院(Sotheby’s Institute of Art)因财务稳定性问题,自2023年12月起被美国教育部列入“加强现金监控2”(HCM2)名单。该校在获取联邦资金时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和延迟拨付流程。

该学院目前由投资公司剑桥信息集团(CIG)通过子公司BrandEd运营,虽冠名“苏富比”,实为品牌授权使用。财务报告显示,其纽约和伦敦校区近年持续面临成本控制不力与累计亏损问题,英国校区甚至在2024年度报告中被审计机构指出存在“持续经营能力重大不确定性”。

苏富比艺术学院成立于1969年,提供艺术市场相关硕士及证书课程,目前仍正常运营。

苏迪奥·S·盖通特《无题》 1984

9月10日,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将再度回归佳士得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此次共汇聚5场精彩拍卖。

领衔艺术周的当属南亚抽象大师瓦苏迪奥·S·盖通特1984年巨作《无题》,估价200–300万美元。此作1987年曾在孟买佳士得慈善义拍亮相,今逢南亚现当代艺术部成立三十周年荣归拍场,市场预计有望刷新艺术家个人纪录。其他重点拍品还包括一件雍正青花缠枝花卉纹抱月瓶,以及汤睿文先生珍藏明清御制瓷器,皆由“重要中国家具及工艺精品”专场呈献。

“日韩艺术”甄选多尊庄严铜佛、珍罕北斋美人画,以及川濑巴水、东洲斋写乐等巨匠之十九、二十世纪经典版画。本季亚洲艺术周更汇集普拉塔帕蒂亚·帕尔博士半生研搜的印度、喜马拉雅与东南亚珍藏。除此之外,“亚洲艺术网上拍卖”佳作同样来源非凡。

艺术·展览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国内多地展览齐开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用好文物资源,讲好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于近期分别在北京、香港与相关单位联合主办“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和“万众一心 维护和平——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览”。

两个展览双双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 展览现场

8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汇集中国美术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300余件经典美术作品和新创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类型,浓墨重彩抒写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雄壮史诗,深情礼赞伟大抗战精神,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展览聚焦“人民必胜”主题,以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分为序篇、国难当头、浴血奋战、伟大胜利、走向复兴5个篇章。序篇中,《会师东京》《延安的火炬》《怒吼吧,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抗日游击战》等一批经典作品生动展现中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铸伟魂·信念耀千秋——江苏省美术馆典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主题美术作品展”展览现场

8月23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江苏省美术馆主办的“抗战铸伟魂·信念耀千秋——江苏省美术馆典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主题美术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展览精选80余件抗战主题美术作品,以艺术再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奋斗历程,传承不屈的民族精神。

展览分为“苦难·动员”“抵抗·军民”“胜利·丰碑”三个单元,勾勒出九一八事变后救亡图存、卢沟桥事变后全民烽火至1945年胜利荣光的历史脉络,重构血火交织的集体记忆。

北京长征空间关闭,百日文献回顾即将启动

2002年9月2日,长征计划队伍从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的第十二站泸定桥启程返回北京,建立第十三站:北京长征空间(前称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2025年6月,长征空间结束其最后一个展览,回归长征计划。2025年9月至12月,长征计划进行百日文献展示。此后长征计划将告别798,化为一个移动、无形、无尽的艺术计划。

2025年9月4日至12月13日,每周二至周六下午2:50,发起人卢杰将在长征计划的空间里和观众进行每次为时2小时50分钟的百日对谈。

长征计划发起于1999年,以北京为基地,视本土与国际之间不断变化的语境为自身诞生、成长的土壤。2002年的“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奠定了长征计划概念和方法上的基础/原型,其后每个项目均根据各自具体语境与问题意识有机地发展成独特的形式。长征计划的核心工作包括持续关注艺术生产的种种问题,各项实践均基于对当代视觉文化与经济的反思;它试图创造多元的情境,将宏观思考落实到具体现实中,重新建构观看的角度,视历史与当下具有同等紧迫性,并将今天的焦虑转化成未来的动能。

“中流砥柱“全国美展在京开幕

开幕式现场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肖峰艺术馆)协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承办的“中流砥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于8月18日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东楼展区一层举办。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党委书记杨继红,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李红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徐里,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先后致辞。开幕式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筱磊主持。

“靠近你的宝藏”六角彩子个展登陆龙美术馆重庆馆

2025年8月16日至10月15日,龙美术馆(重庆馆)将举办日本艺术家六角彩子在中国的第二场大型个展“靠近你的宝藏”,此次展览是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巡展,呈现艺术家从2006年迄今创作的130余件作品。

“六角彩子:靠近你的宝藏”展览现场,龙美术馆(重庆馆),摄影:张豪

展览包含多件大尺幅绘画作品,大眼睛少女在炫目而艳丽的色彩世界中脱颖而出;以“宇宙战争”为主题的异形画布系列;在传统木质素胚瓶子上创作的“一朵插瓶”系列;艺术家首次尝试以青铜为媒材创作的雕塑作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艺术家于2025年在景德镇潜心探索的创作成果,她深入体验当地独有的陶板成型手法,运用传统矿物颜料绘制装饰大尺寸瓷盘,并创作手捏造型作品。同时大型立体装置《Tea monster set》则以中国茶器及其蕴含的器物之魂为灵感,巧妙地运用来重庆朝天门本地和来自日本各种布料进行拼贴创作。

戚维忠紫砂作品展开幕

左:策展人-马魏家 | 中:戚维忠 | 右:UAC馆长-程良锋

8月26日晚,“泥心调——戚维忠紫砂作品展”在北京UAC悠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由小提琴演奏家马魏家策划,以“紫砂的乐语”为主题,通过音乐性的审美视角与三个乐章式的展陈结构,呈现艺术家戚维忠以紫砂为媒介的创作世界。

展览标题“泥心调”喻意“以泥为心,以土为律”,旨在跨越艺术门类,联结器乐与陶艺的审美体验。开幕式汇聚艺术、音乐界多位嘉宾及藏家,共同感受紫砂艺术在当代语境中的持久魅力。

谭平&武艺最新个展今日于唐人北京开幕

8月23日,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推出艺术家谭平的最新个展“失控的燃点”。展览由崔灿灿策展,展出谭平近两年创作的绘画及影像作品20余件。

展览现场

同时,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二空间推出艺术家武艺的最新个展“仲夏の爱”。展览由崔灿灿策展,展出武艺最新创作的“桃”“仿《白蛇传》”“布拉格”三个系列共50余件作品。

仿《白蛇传》之四,布面油画,24 × 33 cm,2025

艺术·逝者

西泠印社社员、书画家余晖先生于2025年8月26日凌晨与世长辞,享年79岁。

余晖,1947年生,字东老,号越山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西泠印社社员,国家高级美术师。1992年加入西泠印社,擅国画山水、花鸟、人物,尤以水墨写意马作见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性展览活动。

余晖于1968年至1989年从事军旅美术工作,1989年至1996年担任西泠印社书记、副主任(法人代表)、副秘书长、出版社主任、主编等职,先后与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3位社长共事。1989年至1995年兼任西泠印社出版社主任、主编期间组织和主持编辑出版各类图书108种,其中包括《西泠印社九十年》《印学史》等画册。

1989年至2005年利用工作之余创作出版了《历朝贤臣百图》《世界鸡百图》《水粉画玉兔百图》。1996年至1998年担任《中国画技法全书》副主编,是该书的主要著作者。2005年至2007年编著的《影画竹子》《画竹概论》图书,于2008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担任《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年鉴》一书的编委和顾问,他创作的巨幅水墨画作《万马奔腾》由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为G20杭州峰会创作20个参会国家领导人肖像章。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