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剧院舞剧团、芭蕾舞团2025年度业务考核圆满举行
更新时间:2025-08-29 23:36 浏览量:1
兰州大剧院舞剧团
兰州大剧院芭蕾舞团
艺无止境 共鉴成长
兰州大剧院始终秉持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为检验演员们的专业水平不断追求卓越,8月27日,兰州大剧院舞剧团、芭蕾舞团2025年度业务考核在兰州音乐厅顺利举行。本次业务考核从“基本功展示”和“个人剧目展示”两方面进行,全面展现舞者们的专业素养与艺术表现力。
本次考核评委邀请了一级编导、舞剧《大梦敦煌》第一代编导、行业内硕士研究生导师芦家驹;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二级教授李琦;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院长、教授马军;兰州大剧院舞剧团艺术总监、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杏;兰州大剧院党委委员、兰州交响乐团首席谢莹担任专家评委。兰州大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敬国欣、兰州大剧院副院长张瑾列席观看了本次考核。
从右至左:张杏 芦家驹 马军 谢莹
从左至右:李琦 张杏 芦家驹 谢莹
考核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踏入其中,便能真切感受到来自职业舞团与舞者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专业”二字贯穿始终,从严谨的训练体系,到精彩绝伦的表演,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大家对舞蹈艺术矢志不渝的追求。这份职业精神,是对舞蹈艺术纯粹的热爱,是对这份事业的坚守,更是基于对舞蹈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兰州大剧院舞剧团
舞剧团考核结束后,芦家驹从编导与教学的双重角度出发,对演员的身体能力、技术规范及艺术表现力给予了专业评价。他指出,演员们在“控制-发力”的身体逻辑上表现出良好素养,动作的延展性与节奏处理见功力,但在人物塑造的深度与情感表达的层次性上仍有提升空间,建议进一步加强戏剧表现力的系统训练。
马军院长从舞蹈教育与舞台实践结合的角度指出:“演员们在技术层面的进步有目共睹,特别是身体协调性与节奏把控能力显著提升。但真正的艺术表现不仅在于技术的完美,更在于通过身体语言实现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让每一个动作都成为有意义的艺术表达。”
兰州大剧院芭蕾舞团
此次兰州大剧院舞剧团、芭蕾舞团2025年度业务考核,既是对“十年功”的审视,也是对“台上亮”的深情期许。全体演员以翩跹之姿、赤诚之心,用日复一日的坚持与热爱书写新时代舞者的答卷。
芭蕾舞团考核结束后,李琦院长对演员表现作出点评:“兰州大剧院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平台,更是一片培育舞蹈人才的沃土。而正因优秀,更需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迎接挑战、突破自我。希望演员们珍惜舞台、敬畏作品,用每一次跳跃、每一次旋转去积淀实力,最终在舞台上绽放出无愧于汗水与梦想的艺术之花。”
张杏总监在随后的点评中,肯定了本年度演员队伍整体水平的进步,强调“基础是根,表演是魂”,特别赞扬了一批年轻演员在技术稳定性与作品理解上的快速成长,并鼓励大家要继续保持对舞台的敬畏之心,以更高标准完成从“舞者”到“舞蹈艺术家”的蜕变。
兰州大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敬国欣对本次考核进行总结:“年度业务考核不仅是对演员个人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剧院艺术坚守的承诺。我们着眼于作品,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我们着力于传承,让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与技艺得以延续;我们着重于激励,让每一位刻苦努力的演员被看到、被认可、被赋予更广阔的舞台。剧院因每一位舞者的付出而精彩,未来的艺术之路,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行,用作品说话,用舞台见证。”
2025年度业务考核,是舞剧团、芭蕾舞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次重要实践与全面检阅。兰州大剧院作为我省文艺院团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良好社会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艺术需求的任务,同时积极履行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作为“文化使节”与“亮丽名片”的责任与使命。
未来,兰州大剧院将进一步整合优质文艺资源,着力提升舞蹈人才的专业素养与创作能力,不断积累经验、筑牢发展基础,为甘肃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