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沪剧舞台上的璀璨之星:孙徐春的艺术传奇!

更新时间:2025-08-30 10:49  浏览量:1

在沪剧的广袤天地里,有这样一位熠熠生辉的人物,他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成为了沪剧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他就是孙徐春。

孙徐春1960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他的童年浸润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父亲身为业余文艺爱好者,精通扬琴与二胡,母亲则是越剧的忠实拥趸,这样的家庭环境为孙徐春播下了艺术的种子。年少的他,展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从口琴到二胡,一路精进,十岁出头便在杨浦区少年宫小乐队担任首席二胡,彼时的他,或许以为自己会朝着音乐家的方向前行。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1974年,上海沪剧团学馆的招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尽管面试时感冒导致唱歌五音不全,但他凭借精湛的二胡技艺,破例获得复试机会,最终成功考入学馆,就此开启了他与沪剧的不解之缘。

初入沪剧领域,孙徐春便展现出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他自学传统唱段,为日后的表演打下坚实基础。1979年毕业后,他顺利留团,正式踏上沪剧舞台。在早期的演出中,无论是《沙家浜》里的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还是《庵堂相会》中的陈宰廷,他都全力以赴,用尚显稚嫩却饱含热忱的表演赢得观众的认可,逐渐在沪剧界崭露头角。

1984年,对于孙徐春而言是充满挫折的一年。在上海青年演员会演中,同班同学茅善玉、徐俊等人纷纷获奖,而他却名落孙山。这一沉重打击并未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前辈解洪元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及徐志摩的“苦痛的现在只是准备着一个更光荣的将来”,成为他黑暗中的指引。他潜心钻研,不断磨砺演技,终于在1985年迎来转机。在《画女情》中,他成功塑造了从青年到暮年的潘振华,展现出深厚的表演功底;1986年,《逃犯》的演出更是让他声名鹊起,该剧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昨夜情》后,主题曲《为你打开一扇窗》传遍大街小巷,孙徐春也凭借深情演绎,成为家喻户晓的沪剧明星 。

孙徐春并未满足于此,1988年,他大胆尝试,举办个人沪剧演唱会,成为戏曲青年演员中开此先河的第一人。演唱会上,他展现出宽广的戏路和多样的才华,从爽朗轻快到激越昂扬,不同风格的唱段信手拈来,让观众大饱眼福,也让业内人士看到了他在沪剧表演上的无限潜力。此后,他又陆续主演了《血染姊妹花》《碧海青天夜夜心》《家》等众多经典剧目,每一个角色都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然而,孙徐春的艺术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99年初,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无船水也流》,因大胆创新,采用“破碎”的情节、“抽象”的哲理等表现手法,超出了当时观众的接受范围,遭遇大量非议。但他并未因此退缩,而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思考沪剧创新与传承的平衡之道。

在沪剧的发展进程中,孙徐春始终是创新的践行者。他的唱腔在传承王派的基础上,大胆吸收流行歌曲和美声唱法技巧,形成了极具现代韵味的独特风格。这种创新不仅为沪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在表演上,他注重角色内心世界的挖掘,无论是深情儒雅的小生,还是刚劲沧桑的革命者,他都能精准把握角色特点,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多年来,孙徐春在沪剧领域的成就斐然。2022年,他在原创大型沪剧《陈毅在上海》中饰演陈毅,为了演好这一角色,他借鉴话剧表演方法,深入研究人物,将陈毅的豪爽大气、幽默风趣以及对人民的深情等特质完美呈现。舞台上,他一声“向大上海进军”,气势磅礴,震彻剧场,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与高度赞誉 。

从艺五十载,孙徐春举办“孙徐春从艺五十年沪剧演唱会”,再度成为焦点。演唱会上,他与老中青三代沪剧名家齐聚,共同演绎十余首经典剧目唱段,带领观众回顾他的艺术生涯。这不仅是他个人艺术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沪剧传承与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

孙徐春的故事,是沪剧发展的一个缩影。他用热爱、坚持与创新,为沪剧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沪剧舞台上的璀璨之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沪剧人不断前行,也让更多人领略到沪剧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