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艺术开启数字化新生,云冈石窟IP授权中心在沪揭牌
更新时间:2025-08-30 11:04 浏览量:2
云冈石窟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北魏史书,一条通往盛唐的路。这座大型佛教石窟寺,不仅代表了公元五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还展现了吞吐万汇、兼纳远近的气魄。
日前,云冈石窟IP授权中心揭牌仪式于上海莘庄工业区中版创意设计产业基地举行。这一世界文化遗产首次以IP授权形式落地都市,标志着云冈石窟从“石壁上的艺术”迈向“可触可感的活态文化”,为文物活化利用提供创新范本。
云冈石窟开凿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现存窟龛254个、造像5.9万余尊,被誉为“中国佛教艺术巅峰”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丰碑”。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冈时强调,其保护“不仅具有中国意义,更具有世界意义”。
近年来,云冈研究院借助数字扫描和3D打印技术完成80%洞窟三维扫描,实现等比例精准复制,石窟艺术变得可移动、可触摸、更亲近。3D打印复制的第3、12、18窟等巡展全球,让不可移动的石窟“行走”世界。
此次IP授权中心的成立,是“保护第一”理念的延伸——从物理保存转向文化价值释放。云冈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何建国指出,中心将构建“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深度挖掘云冈文化符号的时代价值,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文物旅游处处长孙鹏表示,中心将作为桥梁推动云冈IP与旅游、教育、科技、影视、游戏、出版等产业深度融合。上海饰爵文化(运营方)董事长王文博透露,首批合作将聚焦文创衍生品、文旅体验和数字内容开发,计划推出盲盒、玩偶等年轻化产品,并拟于9月26日在沪举办云冈艺术特展。
要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走”出去,需要对IP背后文化的深度思考,以及现代科技与创新思维的共同赋能。国文聚(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淼在致辞中分享了在文化历史IP创新运营领域多年深耕的心得,表示力求用当代语言诠释传统文化,让千年文明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上海饰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冈石窟IP授权中心负责人王文博在致辞中提到,云冈石窟IP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与文化影响力,通过专业化运营、市场化机制,联合国内外优质企业共同开发IP衍生品、文旅体验、数字内容等,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共赢。
活动现场,中心与华东版权服务大厅达成战略合作,依托其确权、授权、维权一体化平台,为云冈IP提供全维度版权服务。此举回应了云冈研究院8月18日发布的版权声明——为规范商业使用,其将独家授权资格授予大同云冈文旅公司,严防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