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下降的人,一般有4个症状!做好这3件事,给肺部“减压”
更新时间:2025-03-12 17:40 浏览量: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最近爬楼梯怎么总是喘得厉害,以前没觉得有这么累啊?
走一会儿就得停下来歇口气,是不是肺出了什么问题?”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皱着眉头,手撑在膝盖上,刚爬完两层楼,就感觉胸口闷得厉害,呼吸也变得急促。
他的体型不算胖,平时也没有刻意抽烟喝酒,按理说不会这么快就感觉到喘不上气。开始他还以为是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可最近连晚上睡觉都觉得有点憋得慌,偶尔咳嗽,痰还不太容易咳出来。
肺这个器官,平时没什么存在感,但一旦出了问题,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呼吸那么简单。
很多人到了年纪,发现自己爬楼梯比以前更累,走路的速度慢了下来,睡觉的时候总觉得不够顺畅,甚至感冒一场就能拖上半个月,恢复得特别慢。这些变化看似只是普通的体能下降,实际上,很多时候是肺功能在悄悄走下坡路。
肺不像心脏,出了问题不会立刻让人倒下,但它的衰退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一旦开始变差,很难彻底恢复。
很多人对肺的理解,就是个负责呼吸的器官,吸进去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事情就这么简单。
但实际上,肺部的功能远不止如此,它还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肺泡里遍布着大量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负责清除吸入的细菌、病毒和有害颗粒物,防止它们进入血液循环。
如果肺部功能下降,免疫力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感冒、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大幅上升。数据显示,肺功能减退的人,感染肺炎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2倍以上,恢复时间也更长。
肺功能下降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长期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影响导致的。
有些人明明不抽烟,结果照样肺功能变差,关键就是长期吸入污染物,比如厨房油烟、空气中的灰尘、汽车尾气等。
这些看不见的微小颗粒,会随着呼吸进入肺泡,沉积在肺部深处,刺激肺组织,引发慢性炎症,导致肺部弹性下降,气体交换能力变弱。
研究发现,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人,肺活量比空气质量好的地区低10%以上,慢性肺病的发病率也更高。
还有些人,平时总觉得胸口闷,不是心脏的问题,而是肺部弹性下降,导致肺泡扩张能力变差,无法充分吸入氧气。
正常人的肺部就像一个弹性极好的气球,吸气时膨胀,呼气时收缩,但如果长期受到刺激,比如空气污染、吸烟、慢性炎症等,肺泡的弹性蛋白会逐渐降解,导致肺泡变得松弛,无法完全收缩,气体残留增多,肺活量下降。
这种情况会让人感觉呼吸不够畅快,尤其是在运动或者快走时,喘气变得更费劲,甚至会有窒息感。
咳嗽也是肺功能下降的信号之一,特别是长期的干咳,或者晨起咳嗽伴有痰液增多的情况。
很多人觉得咳嗽就是普通的小毛病,过几天自己就会好,但实际上,长期的慢性咳嗽往往意味着肺部已经受到了长期的刺激,气道处于炎症状态。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超过8周,很可能已经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甚至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全球范围内,慢阻肺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慢阻肺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
睡觉时如果总是感觉憋气,半夜容易被憋醒,也可能是肺功能下降导致的。
正常情况下,人在睡觉时呼吸应该是平稳而深长的,但如果肺部的换气功能变差,血液中的氧气水平就会下降,导致身体在夜间频繁出现缺氧反应。
有些人半夜醒来,会下意识地大口喘气,甚至觉得心慌、胸闷,这往往是夜间低氧血症的表现。长期低氧状态会影响心脑血管系统,增加高血压、心律失常、甚至脑卒中的风险。
肺部的衰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并不是不可逆的,关键是要尽早采取措施,减少对肺的负担,避免进一步恶化。
改善肺功能的方法,并不仅仅是戒烟那么简单,很多人以为自己不抽烟就万事大吉,但空气污染、室内环境、运动不足等,都会影响肺的健康。
有些人觉得,空气污染是外部环境,自己根本无法改变,但实际上,改善肺部环境的关键,往往是从室内空气质量入手。
数据显示,长期暴露在厨房油烟环境中的人,患慢性肺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30%以上,而长期使用燃气灶但不注意通风的人,肺功能下降速度也更快。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除了减少油烟暴露,还要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肺部的气道黏膜需要适度的湿度来保持弹性,过于干燥的空气容易导致气道黏膜受损,增加炎症反应。
尤其是在冬季,很多人喜欢开着暖气睡觉,结果空气干燥,早上醒来嗓子干痒,久而久之,肺部的耐受力也会下降。
运动对肺功能的影响也远比想象中大,很多人以为锻炼只对心脏和肌肉有好处,但实际上,适量的有氧运动能增强肺的换气能力,提高肺泡的弹性。
研究发现,长期坚持快走、游泳、瑜伽等运动的人,肺活量比久坐不动的人高出15%以上,尤其是深呼吸训练,能有效增加肺的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让呼吸更加顺畅。
调整呼吸方式,也是改善肺功能的重要手段。很多人平时的呼吸方式是浅呼吸,只用到肺的上半部分,而真正健康的呼吸方式,应该是腹式呼吸,让横膈膜充分扩张,提高肺的通气效率。
研究表明,经常练习腹式呼吸的人,肺功能衰退速度比普通人慢20%以上,呼吸耐力也更强。
肺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身体的整体状态。很多人平时不觉得肺重要,直到出现气短、咳嗽、胸闷等问题,才意识到肺功能已经在下降。
改善肺功能,减少肺部负担,不仅仅是戒烟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空气环境、运动习惯、呼吸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让肺保持健康的工作状态。
[1]朱宜青,王敏,盛海燕,等.中医临床管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恢复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25,47(02):237-24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