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苏博展览上新,看八旬画家的“追花”人生

更新时间:2025-03-12 17:47  浏览量:7

“当年万里追花季,只恐芳凋零。花影疏密只留作,不同诗意笔。红如火,粉似霞,黄赛金。”这是画家何水法的外孙对他几十年来天南海北写生情境的概括。明天(3月13日),“当年万里追花季——何水法作品展”将在苏州博物馆本馆现代艺术厅面向公众开放,55件展品中,既有半个世纪前刘海粟盛赞、陆抑非题款的写生牡丹,也有画家近年来第一次面世的大写意新作,雄浑与隽永交融,磅礴巨制与婉约细腻皆可得见。

今年80岁的何水法是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画院、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勤政殿、怀仁堂及钓鱼台国宾馆等众多机构收藏。其在花鸟画领域造诣深厚,笔下的牡丹更独树一帜,被人们赞誉为“何牡丹”。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中国画专业研究生,何水法曾对两宋花鸟画进行精深研究,并长期跟随从苏州走出的一代大家陆抑非学习。他的工笔花鸟画结构严谨,写实入神;写意则笔墨华滋,浑然天成;没骨画无不尽态极妍,生面别开。其用笔苍劲雄健而不失灵动润泽,设色秀丽而兼具典雅,构图更是熔现代构成与传统章法于一炉。

对于牡丹,何水法情有独钟,从1975年开始,他曾15次前往山东菏泽写生。每天早晨5点出发,中午靠白开水和烧饼充饥,连画10个多小时。在杭州西泠印社门前,为了寻找花卉的最佳角度,他曾倒退入湖中,差点冻僵。正是这饱满的热情,让他对牡丹的感悟越来越深,其写生稿曾被刘海粟临摹,此次展出的牡丹写生册亦曾获刘海粟、沙孟海、陆抑非、陆俨少、陆维钊、吴茀之、诸乐山等众多艺术大家高度评价。

何水法的写生足迹不仅限于国内,他还曾沿着“一带一路”前往中亚、非洲、大洋洲和欧洲几十个国家。每到一处,他都要观察和写生当地的国花,并通过展览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与世界分享。此次展览特别展出了何水法为杭州亚运会创作的亚洲各国国花作品,这是其多年来国外写生的重要艺术呈现。展览将持续至5月28日。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