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墨染春秋 韵融古今——论郭味蕖先生的艺术风骨

更新时间:2025-08-30 16:00  浏览量:3

鹧鸪天·怀郭味蕖先生艺境

墨写丹青意自悠,三分丘壑七分秋。

藤花缀玉凝清露,山鸟梳翎立浅流。

承宋法,启新猷,诗心画骨两绸缪。

百年艺苑留真趣,不逐时风独抱幽。

郭味蕖先生的艺术,是中国近现代花鸟画坛一束清雅而坚韧的光。他于传统笔墨间深耕数十载,既得宋元院体画的精工细作,又融明清文人画的逸气风神,更以一己之力打通“山水”与“花鸟”的壁垒,开创“全景花鸟”的新境,让案头清供的小景,生长出丘壑烟霞的壮阔。

其笔墨之妙,在“精”与“放”的辩证里见真章。勾勒花鸟时,他如绣娘穿针,翎羽的纤毫、花瓣的肌理皆细腻入微,《鸢尾》中花瓣的薄透、《鹌鹑》羽翼的蓬松,皆以中锋笔意写尽物象之灵;而铺陈山水背景时,又切换为泼墨写意,远山以淡赭晕染,近石用斧劈皴擦,墨色浓淡相生间,便有云气流动、风露满纸。这种“工而不板,放而不野”的笔墨语言,让花鸟不再是孤立的点缀,而是与山川、泉石、云雾共生的生命体,如《大好春光》中,牡丹灼灼于溪畔,松枝斜倚于崖边,禽鸟翩跹于云间,一草一木皆有天地之气,一虫一鸟尽含自然之趣。

更难得者,先生的画中藏着“诗魂”。他自幼耽于诗文,每作一画必题诗,诗画相契如琴瑟和鸣。《菊花》图上题“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笔墨间的冷艳与诗句里的孤高互为表里;《梅花》轴旁书“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淡墨写就的梅枝与诗意的朦胧浑然一体。这种“以诗入画,以画载诗”的追求,让他的作品超越了视觉的美感,多了一层精神的意蕴——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亦是文人风骨在现代画坛的延续。

先生的艺术从未囿于传统的藩篱。他深谙“笔墨当随时代”的道理,在继承古法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他将西画的色彩原理融入水墨,让牡丹的艳、菊花的雅多了层次的变化;他打破“花鸟只作小品”的惯例,以大尺幅构图展现花鸟与山水的交融,让花鸟画有了山水画的雄浑气象。这种“守正创新”的实践,不仅为花鸟画开辟了新的路径,更让传统文人画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如今再观先生的画作,仍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光的清雅与厚重。他以笔墨为舟,载着传统的文脉,也载着时代的气息,在艺术的长河里留下了一道深邃的轨迹。那藤花上的清露、山鸟间的啼鸣,既是自然的写照,亦是先生艺术灵魂的栖居之处。

七律·赞郭味蕖先生艺术

丹青一卷写春秋,花鸟山川意自悠。

宋法精工凝笔底,诗情逸气绕枝头。

创新不废千年韵,守正还开万里眸。

莫道艺坛多过客,先生风骨永长留。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