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剑桥艺术史》65 :后期哥特式雕塑代表及风格分析

更新时间:2025-08-31 16:25  浏览量:2

1、14-15世纪的后期哥特式建筑设计中,雕塑、绘画、彩色玻璃不再是必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一时期的雕塑虽常安置在建筑内,却不再依附于建筑结构,拥有了更强的独立性。其中,乔瓦尼·皮萨诺(约1245/1250—1314年之后)创作的《圣母子》(约1305—1306年,大理石材质,高129厘米)是典型代表,现置于威尼斯附近帕多瓦的阿雷纳礼拜堂。这尊雕塑既未与建筑墙面、立柱绑定,也未服务于特定建筑装饰需求,而是以独立作品的形态存在,凸显了后期哥特式雕塑“脱离建筑、自主表达”的核心趋势,也为雕塑艺术聚焦自身审美与情感传递奠定了基础。

2、乔瓦尼·皮萨诺的《圣母子》深受古希腊罗马艺术影响,这一点在雕塑的空间属性与形态上尤为明显。与罗马式、哥特式常见的“浮雕(依赖虚幻空间)”不同,皮萨诺的圣母与圣子虽比真人略小,却能“自我站立”,存在于真实空间中——这种独立成型的特点,正是古希腊罗马雕塑的典型特质。此外,古典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细节上:圣母左腿承受大部分重量,上体呈“S”形,这种因重心移动形成的“对立平衡”(意大利语“反姿态”),是古希腊罗马人物塑像的标志性特征;圣母直直的长鼻子、浓眉厚下巴的“罗马人面孔”,也摆脱了中世纪雕塑的程式化,呼应了古典艺术对真实人体特征的还原。

图2-112 乔瓦尼·皮萨诺作《圣母子》,约1305—1306年,大理石,高129厘米,帕多瓦的阿雷纳礼拜堂。

3、皮萨诺的《圣母子》与传统罗马式圣母像反差显著。罗马式圣母像多为坐姿,姿态规整对称、神情严肃,膝上的圣婴造型生硬,尽显“神性庄严”;而皮萨诺的圣母则是站姿,披头巾、罩王冠,用左手抱婴(大概率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母亲常左手抱孩、右手做事),右手轻提风衣下摆,衣褶如流水般轻柔斜落,腰间打结处又有平行如小圆柱的垂褶,细节充满生活气息。更关键的是,罗马式圣母强调“神性凌驾于人性”,而皮萨诺的圣母虽仍有天国母后的庄重,却通过自然的抱姿、真实的衣褶动态,注入了“人性化”特质,打破了中世纪雕塑的刻板感。

4、尽管借鉴古典艺术,《圣母子》仍保留了鲜明的哥特式风格,核心体现在母子的构图与情感表达上。从构图看,为了同等凸显圣母与圣子,皮萨诺未采用生活中“搂抱胸前”或“置于体侧”的常见姿势,而是让圣母将圣婴抱在左臂弯曲处,远离身体左侧——这种姿势虽不符合生活逻辑(长时间保持会疲劳),却符合哥特式艺术“审美优先于实用”的原则。从情感看,圣子右臂搭在圣母肩上,似在与母亲对话,左臂放于左腿,神态沉静;圣母虽无“哥特式微笑”,却通过与圣子的互动传递出温情,圣子胖乎乎的脸蛋与圣母的贵族气质形成呼应,既保留哥特式对“神性温情”的追求,又融入了细腻的情感互动。

5、《埃夫勒的让娜圣母像》是后期哥特式雕塑的另一代表,为1339年埃夫勒的让娜王后(法王查理四世遗孀)赠送给圣德尼修道院的镀银凸纹作品,高69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这尊雕塑的象征意义极为鲜明:圣母左手抱婴,右手握权杖,杖顶镶嵌宝石百合花(法国王权象征),头巾上的压痕暗示曾戴王冠,明确将圣母塑造成“天国王后”;圣子则兼具“凡人婴儿”与“神性君王”双重特质——胖胖的脸蛋显稚嫩,右手轻拍母亲脸庞显亲昵,左手却持“浑元球”(世间权力的古老象征)。这种“神性与王权结合”的设计,既贴合捐赠者(王后)的身份,也体现了后期哥特式雕塑“服务世俗权力、融合宗教与王权象征”的特点。

图2-113 《埃夫勒的让娜圣母像》,1339年,镀银,高69厘米,巴黎卢浮宫。

6、这尊圣母像采用“敲打金属片”的工艺制作,与皮萨诺《圣母子》的石雕工艺截然不同:石雕是“减法创作”(削去多余石料),成品为实心,凸显人体实体感;而金属敲打工艺制成的雕塑是空心的,衣饰与人体的关系更像“硬邦邦的精致外衣包裹着局部躯体”——仅露出圣母的头、手、脚与圣子的部分身体,整体呈现高挑瘦长、头重脚轻的形态。镀银表面的光辉闪烁,进一步强化了“非现实感”,让雕塑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这种工艺决定了其风格:虽优雅却略显做作,更注重装饰性与象征感,而非石雕对人体结构的还原,是后期哥特式“金属雕塑风格”的典型体现。

7、皮萨诺《圣母子》与《埃夫勒的让娜圣母像》虽同属后期哥特式,却因工艺、材质与创作目的差异,呈现出鲜明不同。工艺上,前者为大理石石雕(减法创作,实心),后者为镀银凸纹(敲打金属,空心);前者注重人体结构的真实还原(衣褶贴合躯体,凸显实体感),后者侧重装饰性(衣饰如硬壳,躯体仅局部露出)。风格上,前者融合古典艺术与哥特式,兼具“人性化真实”与“神性温情”;后者更强调象征与王权,通过百合花、浑元球等元素传递世俗权力与宗教神性的结合。材质上,大理石的厚重让前者显庄重,镀银的光泽让后者显华丽。这种差异既体现后期哥特式雕塑的工艺多样性,也反映其“服务不同需求(宗教审美vs王权象征)”的多元定位。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