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青岛人 | 声贯中西,安科解码男中音艺术
更新时间:2025-09-01 14:02 浏览量:4
8月16日晚,青岛交响乐团“名曲集锦”音乐会在青岛大剧院上演。这是一场集合了交响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声乐、原创作品的多彩音乐会。本报曾经关注过的青岛籍男中音安科现场献艺,演绎了罗西尼《快给大忙人让路》和徐沛东《忆秦娥·恒山月》两首作品,展现了男中音对中西方文化的阐释。
安科
人物简介:浙江音乐学院歌剧系教师,是一位活跃于歌剧和音乐会舞台的男中音歌唱家。
安科出身于艺术世家,名字寓意“Encore”(音乐演出结束后的“返场”)。旅欧求学期间,他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歌剧院、普法尔茨歌剧院担任男中音,归国后的他既是声乐艺术教育者也是一位影响力广泛的歌唱家。
此次再次登上家乡舞台,安科把欧洲艺术歌曲经典和高难度中国作品呈现给家乡歌迷,也让岛城观众感受到男中音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男中音的试金石
每年回到青岛,与青交合作声乐演出,已经成为安科这几年的习惯。
安科此次选择的两首作品各有特色。“《快给大忙人让路》这首歌是男中音的试金石,也是男中音作品里观众比较熟知的一首,这首歌里运用到了‘快嘴’的技巧,难度比较大,筹备这首歌花费了不少功夫,每天我都要锻炼身体,不断调整技术。”安科介绍。
在声乐艺术领域,男中音不如男高音那么高亢。“男低音像是贝斯,而我们男中音像是中提琴,非常贴近大家的听觉。其实,普通人演唱时多是用中声区,大家爱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为祖国献石油》都是男中音的代表歌曲。”安科介绍。
近年来,中国作曲家的男中音作品持续涌现佳作,安科从中挑选了一首钟爱的作品。“《忆秦娥·恒山月》原本是一幅画,激发了音乐家的灵感,由徐沛东作曲。它不是流行歌的旋律,而是以朗诵的韵脚去谱写,诗词的意境和旋律性紧紧地配合在一起,整首歌既有音乐美还有画面感,兼具气势和抒情的特质,特别能发挥出男中音声部的高音特点。”安科说,《忆秦娥·恒山月》是近几年男中音领域最好的几首艺术歌曲之一,正好借助与交响乐团合作的机会演绎出来。
声乐人的文化课
青岛近年来涌现了众多优秀歌唱家,一些年轻才俊相继在国内外赛事上揽获大奖。安科表示:“山东是学声乐的大省,我们在学校里也发现了很多优秀的青岛声乐人才。北方的语言习惯和身体条件非常适合培养歌唱家。我们不缺好嗓子,缺少的是综合能力、文学修养。嗓音之外的东西,比如音乐理解力、想象力、作品严谨性等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安科以威尔第歌剧为例,“威尔第改编了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将雨果的剧作改编成《弄臣》,还改编了小仲马的《茶花女》,这些都属于欧洲文学经典。近年来,郭文景创作了《骆驼祥子》,骆驼祥子博物馆就在我们青岛。这些声乐作品都有着深厚的文学背景。德奥歌曲为什么被称作艺术歌曲?因为它完全以诗歌为歌词,文学性非常高,就和我们中国的古诗词一样高。”
作为歌唱家,安科在今年将迎来一场大型原创歌剧演出。“浙江音乐学院正在排演原创歌剧《战士之路》,由著名音乐人许舒亚作曲,预计10月首演。这部红色歌剧将走进各个城市巡演,真正与观众面对面。”安科表示,自己下半年还将推出德奥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等演出,把兼具旋律性、艺术性的作品带给广大观众。(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责任编辑: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