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9月演出预告(9月1日-9月30日):艺术展览
更新时间:2025-09-01 13:28 浏览量:3
艺术展览
01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8月24日-9月18日
看点
展览汇集中国美术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300余件经典美术作品和新创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类型,浓墨重彩抒写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雄壮史诗,深情礼赞伟大抗战精神,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展览聚焦“人民必胜”主题,以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分为序篇、国难当头、浴血奋战、伟大胜利、走向复兴5个篇章。序篇中,《会师东京》《延安的火炬》《怒吼吧,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抗日游击战》等一批经典作品生动展现中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本展全面展现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凸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上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以鲜明立场宣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部分展品欣赏
张松鹤(雕塑)、辛莽(绘画) 英雄纪念碑浮雕·抗日游击战 雕塑
1958年 162×400×21cm 中国美术馆藏
李桦 怒吼吧,中国! 版画
1935年 20×15cm 中国美术馆藏
王盛烈 八女投江 中国画
1990年 154×392cm 中国美术馆藏
唐一禾 七七的号角(画稿) 油画
1940年 33.3×61.2cm 中国美术馆藏
孙浩 平型关大捷 油画
2009年 270×420cm 中国美术馆藏
02
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9月9日-待定
看点
本展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和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展览由国家文物局、国家档案局、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得到了中国银行、中国图片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美术学院和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大力支持。
海伦·福斯特·斯诺
(Helen Foster Snow)
埃德加·斯诺
(Edgar Snow)
展览通过“报道·发声”“军事·战斗”“救护·医疗”“援助·捐赠”四个单元,用300余件/套实物和400余张照片系统展示抗日战争中那些跨越种族与国界的人性光辉和全世界正义力量共同铸就的并肩作战的精神丰碑。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80年前在南京大浩劫中守护人类良知的最后防线、用生命庇护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不会忘记激战长空、用热血浇铸中俄友谊根基的苏联红军英烈,也有不畏艰险、以钢铁之翼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虎队员;不会忘记救死扶伤、用手术刀延续抗战火种的国际医疗人员;不畏炮火、以笔为剑传递正义之声的外国战地记者;不会忘记积极组织募捐活动、将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抗战前线的民间组织……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品格,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苏联“Z”计划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
美国飞虎队
03
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国家图书馆抗战文献整理成果展
国家图书馆 8月12日-10月15日
看点
本次展览系统呈现自2012年国家图书馆启动“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以来,在抗战文献抢救、整理与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展览中,既有中国共产党引领抗战的宣言主张,也有普通战士饱含家国柔情的战地家书,既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浴血战斗纪实,也有抗战歌曲、戏剧、版画等凝聚民心的文艺记录。这些珍贵文献集中彰显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生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文献承载历史,守护文献的使命始终一脉相承。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在致辞中深情回溯: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背后有无数仁人志士守护着文化火种。1937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副馆长袁同礼率馆员南迁至西南大后方,收集战斗报告、民间传单等12大类数万件档案,出版《征求海外抗战史料说明》;还有叶景葵、张元济等文人志士,筹建合众图书馆,郑振铎发起“孤本保卫战”等,他们在烽火岁月中为中华文脉筑起坚固堡垒。
中日战事史料征集会印章
中日战事史料征集会集刊
从战时南迁护藏到如今推进“民保计划”,国家图书馆始终以守护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为使命。截至2025年7月底,已经完成抗战文献整理出版成果60种,合计2714册,此次展览发布的整理出版成果《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史料丛编(一九二〇-一九四九)》(第一辑),系统收集整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前后、中央苏区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党报党刊,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提供更为详实的文献资料。
地图堪称镌刻历史的“密码本”。出自《山西省图书馆藏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根据地地图集萃》的《太行一分区敌我斗争形势图》尤为醒目。图中清晰标注了根据地、敌占区、游击区,以及封锁沟、封锁墙、大小碉堡的分布,甚至细致到“有工作村”“最好村”“最坏村”(系当时敌工部门群众基础评级用语)等信息,客观翔实地勾勒出这一地区复杂的斗争格局,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对群众工作的细致考量与深入实践。
另一幅《交通干线略图》则聚焦抗日根据地的生存突围——图中精准标注了突破日军封锁线的两处关键节点,辅以交通线内外线走向、逐日与隔日班期安排、出发方向、里程数据及交通员配置等细节,再现了敌后交通网络的运作脉络。
它们无声却有力地昭示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以山西境内的太行山、吕梁山、太岳山为战略支点,逐步发展壮大,创建起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三大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最终成为华北抗战的坚固堡垒和主战场,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根基。
04
一千零一页:来自琉森的漫画艺术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8月26日-11月16日
看点
2025年是中国与瑞士建交75周年。值此重要时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瑞士琉森漫画节及瑞士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一千零一页:来自琉森的漫画艺术”展览,以文化艺术的方式,纪念并深化两国之间长期友好、持续发展的双边关系。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呈现,更是一次跨越语言与文化的对话,是中瑞建交75周年庆祝活动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人文事件。
《学会恐惧》图稿(复制品) 南多·冯·阿尔布 29.7cm×21cm 2024年
文化交流是国家关系中最具温度与持久力的纽带。漫画作为一种跨越国界、深受不同群体喜爱的艺术语言,既具亲和力,也蕴含深刻的社会反思与文化表达。本次展览通过当代瑞士漫画的呈现,展示了琉森漫画家对“勇气”“角色”“历史与记忆”“梦想与超现实”“社会”等人类共通议题的艺术回应,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瑞士文化特征,也能够引发中国观众的共鸣与思考。正是这种超越地域、直抵人心的艺术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两国人民在精神世界中的深层共识。
《无题》(《道路》) 里娜·约斯特 版画 42cm×30cm 2023年
展览所呈现的作品、图书、杂志与海报,以开放的姿态和深刻的思考,彰显了漫画作为当代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它不仅是娱乐的媒介,更是探讨社会现实、触及人类精神的载体。漫画艺术的跨文化流通,在今天这个多元互联的世界里,也正成为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
《无题》马丁·厄什(提努)毡笔、纸 13.5cm×13cm 2024年
《理由充分》西蒙娜·斯托尔兹 纸本彩色铅笔画 2×34cm×20.5cm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