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青蓝之梦•内蒙古艺术学院师生雕塑/水彩邀请展”在青岛开展

更新时间:2025-09-01 17:51  浏览量:2

8月28日,由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提供学术支持,青岛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与内蒙古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青蓝之梦·内蒙古艺术学院师生雕塑/水彩邀请展”在青岛市雕塑馆拉开帷幕。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名誉主任陈坚,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晓强,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山东水彩画会会长王绍波,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宏文,青岛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魏喆吉,青岛市美术馆馆长迟涛,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馆长贾特,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朱向峰,内蒙古艺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内蒙古自治区雕塑学会会长曲建,内蒙古艺术学院水彩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颉元芳,青岛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主任亓文平,青岛大学艺术学院装饰雕塑教研室主任、山东省雕塑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雷虹,青岛当代水彩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窦凤至,青岛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山东省雕塑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刁云波,内蒙古艺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内蒙古自治区雕塑学会副会长赵志生,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海,内蒙古美术馆综合部主任哈斯巴根,内蒙古艺术学院雕塑系教师贾有光、赵憨、陆刚、王永利、金刚、朱磊、王遥,内蒙古艺术学院参展学生代表杜奇杰、孙嘉、萨出拉胡、刘锦涛、孙同丹、海日罕、马啸等领导和嘉宾,及本次展览东道主、青岛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王建红主任和吕震波副主任等领导出席了展览开幕活动。

青岛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主任王建红女士致辞

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晓强先生致辞

参展艺术家代表、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赵志生先生致辞

王建红主任与赵晓强副书记共同为青岛市雕塑馆建立内蒙古艺术学院大学生校外实践写生基地揭牌

出席开幕活动领导和嘉宾合影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围绕“传统教学模式向当代艺术趋势的转型”“地域风情与风格的国际化语言表达(地域元素的当代转译与重构)”“双城联动,馆校融合—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性艺术生态”等议题展开了学术研讨。

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朱向峰先生主持学术研讨

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晓强先生发言

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馆长贾特先生发言

青岛市雕塑馆艺术活动负责人叶东炜女士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坚教授发言

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王绍波教授发言

内蒙古艺术学院水彩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颉元芳教授发言

青岛大学艺术学院装饰雕塑教研室主任雷虹老师发言

内蒙古艺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曲建老师发言

青岛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丁文慧女士发言

青岛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主任亓文平老师发言

青岛当代水彩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窦凤至教授发言

内蒙古艺术学院赵志生教授发言

青岛大学艺术学院水彩教研室主任王先明老师发言

青岛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魏喆吉先生发言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宏文教授发言

下午,出席展览开幕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前往青岛市美术馆参观“浩瀚的地平线·长海作品展”,之后前往青岛大学艺术学院进行了学术交流。

内蒙古艺术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综合性普通高等艺术院校,2023年入选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青蓝之梦”作为青岛市雕塑馆重点打造的特色展览品牌,自2016年创办以来,始终坚守在艺术与公众间搭建桥梁的初心。本次展览作为“青蓝之梦”系列展的第十届,以艺术为纽带,连接起青岛与呼和浩特两座城市,共展出内蒙古艺术学院43位师生的113件/组雕塑和水彩作品,集中展示了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术成果,展现了该校在立体造型与色彩表现领域的专业优势及教学特色,让北疆文化走进青岛观众的视野,推动不同地域文化在交融共生中协同发展。

展览将持续至10月12日(国庆假期正常开放),免费开放,欢迎市民和游客前来观展。地址:青岛市崂山区东海东路66号青岛市雕塑馆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