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血为墨:悼念岛子先生,艺术之灵永存 - 凤凰艺术
更新时间:2025-09-02 16:09 浏览量:1
岛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当代著名美术批评家、诗人、艺术家岛子先生,于2025年9月1日早晨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他的一生,是探索艺术与精神性深度融合的旅程,他的离去让整个艺术界陷入深切的悲痛与缅怀。他的离世令人痛惜。此前几天,社交媒体曾传出他因白血病病危而陷入ICU抢救,急需AB型血液支援的消息,但最终未能挽回这位艺术巨匠的生命。
岛子先生的艺术生命如同一道光芒,照耀着许多人的创作之路;他的离去是生命中最艰难的告别,我们会永远怀念他。在这充满悲伤的时刻,我们谨以此文追忆岛子先生的艺术人生与精神遗产,愿他在天堂安息。
以下,“凤凰艺术”与您一起悼念岛子先生。
讣 告
当代美术批评家,诗人,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岛子先生,于2025年9月1日早晨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世纪的流浪者,黑色龙种
从远古,缀着强悍而诡谲的梦中走来
沿途纳集桀骜不驯的魂魄
那是上天之雨
血泪之泉
大山之精
荒原之泽
流注而成的最沉郁最冷峻的思想之波呵
......
——岛子《荒原狂想曲》
岛子,本名王敏,1956年11月生于青岛,先后毕业于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岛子在西安开始诗歌写作,因语言冷峻、思辨气质浓厚,被称为“玄学派”诗人之一。他亦是最早将美国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与“垮掉派”代表艾伦·金斯伯格的作品译介为汉语的诗人之一,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开放性与现代性产生过重要影响。
90年代,他将重心转向艺术史研究与艺术批评,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参与创办美术学系并担任系主任,同时出任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他的批评写作以锐利、冷静著称,力求在中国当代艺术复杂语境中保持思想独立与精神高度。
21世纪以来,他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担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视觉艺术研究、艺术批评理论与实践、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研究。他不仅在教学与学术上持续发声,还积极参与当代艺术展览的策划与组织,推动学术研究与展览实践的结合。
在创作领域,岛子提出“圣水墨”的观念,将东方水墨传统与基督信仰中的灵性经验结合,强调“血变为墨”的精神转换。他的作品注重黑白之间的张力,探讨苦难、悲悯与超越的主题。自2014年以来,他在温哥华、北京、上海、温州、宋庄等地举办多场个展,包括《白鸟黑飞》《悲悯》《逾越》《白昼将近》等,并多次担任策展人,推动当代水墨与跨学科艺术的展览实践。
岛子, 黏土尚未形成 , 纸本水墨设色, 70x70cm ,2014
岛子,赞美诗:奇妙恩典 ,纸本水墨设色, 48x48cm, 2011
岛子,圣灵降临赞美诗 ,纸本水墨 ,98x146cm ,2008
岛子,复活之二, 纸本水墨, 180cm×100cm, 2009
作为诗人、批评家、艺术家与策展人,岛子的一生跨越文学与艺术多个领域。他的写作、绘画与策展,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坐标,留下了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稀有的清醒与真诚。
几周前,岛子因白血病住进医院。后有消息称岛子病情危急,因白细胞急剧升高、血压下降,正在ICU抢救。急需AB型血液支援。恳请大家帮助询问,盼望有人愿意爱心献血。
岛子先生的病情牵动了众多亲友、学生和艺术同行的关切。尽管医疗团队全力救治,各界人士也积极响应呼吁献血,但最终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岛子先生的离世,是中国当代艺术与诗歌领域的重大损失。他的艺术探索、诗学理念以及独立的文化批判精神,将持续启迪后来者。先生一生虔敬于思,恪守真知,其人格与作品共同铸就了一种清醒而勇敢的精神遗产。他的逝世,令艺术界与学术界深感痛惜。
谨以此文,表达对岛子先生的深切缅怀。愿他安息。
摄影:李炳魁,拍摄于20180412清华岛子办公室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