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区 |威海市环翠区:融汇山海艺术文脉 构建文化社区新生态
更新时间:2025-09-03 21:04 浏览量:1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治理是凝聚人心、涵养文明的重要抓手。威海市环翠区立足群众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指引,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特色文化场景营造、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三大路径,探索构建兼具温度与活力的基层文化治理体系,不仅让群众文化生活从“有”向“优”跨越,更让社区文明程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质的提升,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动能。
依托辖区资源,构建特色文化生态体系
作为威海海洋文化与油画艺术的核心承载区,环翠区孙家疃街道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形成了“山海相映、文旅融合”的独特格局。孙家疃街道文化社区建设以此为主线,结合辖区社区实际着力打造特色化文化生态体系。
艺术基因全域渗透。构建益海路艺术核心区、北海油画产业区、半月湾休闲体验区与环海艺术长廊的“三区一线”空间格局,将艺术基因深度融入社区建设。累计开展“彩翼计划”公益培训班30余场次,组织社区油画沙龙、写生创作等活动20余场,同时举办艺术展览吸引更多居民及游客,推动艺术展览进社区、油画教育进校园、美学理念进家庭,实现从专业园区到居民生活的文化渗透。
渔乡文脉活态传承。立足百年渔耕文明积淀,深挖龙王祭海、渔号子、贝雕等非遗资源,创新“节庆活化+场景再现+文创转化”传承模式,将渔家特色融入社区文化图谱,每年举办龙王庙会,重现“祭海祈福、千帆竞发”传统盛景,打造“渔乡邻里宴”,让社区邻里在烟火气中重拾渔村共同体记忆,定期开展非遗贝雕工坊技艺传习活动,带动社区居民参与海洋文化创意创作,实现文化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双向赋能。
健康生态共建共享。发挥驻地医疗资源优势,构建“中医养生课堂+健康驿站+邻里互助”服务体系。推动中医文化浸润,开设“中医养生课堂”,邀请医师团队走进社区举办中医文化讲座10余场,惠及居民300余人次,同步开展中药材辨识、养生茶饮品鉴等体验活动,让传统中医文化智慧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健康守护,切实将民生温度写进居民心坎。
打造示范标杆,激发全域文化发展活力
街道以特色社区创建为抓手,通过打造标杆样板带动全域提升,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打造沉浸式文化场景标杆。选取辖区油画小镇艺术核心区域——伴海社区,改造提升3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创新设置油画驿站、海洋主题景观等特色活动室,让活动室更加便民化、更加有温度,吸引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从而进一步参与社区建设。
构建多元共治服务体系。强化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对社区文化人才进行摸底排查,同时积极协调辖区内企业、机关、学校、医院和公益慈善机构成立18支社会自组织,邀请专业文艺骨干,成立小螺号宣传队、纤巧手工队等10余支文化队伍,年均开展文化活动60余场。创新“信用+文化”机制,联合诚信商铺、携手诚信运营合伙人推出面向居民、游客的非遗体验等特色服务,以“信易+”应用场景文化体验活动为媒介,有效实现文化活力与社区治理良性互动。
形成文旅融合示范效应。依托美德信用建立“123”民宿联动机制,依托诚信网格解决游客投诉28件,民宿投诉量同比下降13%。与艺甸园等机构合作开发“美术馆里的美术课”项目,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增长,形成文化引流、产业增值的良性循环。
聚焦提质增效,推动文化服务多维升级
立足现有基础,重点实施三大提升行动:文化品牌增值行动。推进油画小镇品牌升级,扩大招募文创商户、咖啡店主、油画家、青年乐队等文化艺术达人,在社区周边开展清凉公益集市、美食鉴赏会、哈雷摩托秀等10余场次,在丰富游客艺术观赏、美食体验与趣味互动一站式游玩场景的同时,激活社区活力,提升居民文化参与度,促进文化资源与社区发展的深度融合,以文化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实现文化吸引力向经济转化力的跃升。
特色群落培育行动。构建“渔乡记忆”“科创体验”“艺术聚落”三大文化板块。一是融合浓厚渔乡文化与侨乡文化,打造文化传承体验社区。二是依托威海海洋科技馆,探索“海洋科创+文旅”模式。三是扩大“信用+文化”场景,联合天和美术馆开展“彩翼计划”社会公益美育活动,吸引更多辖区外的儿童与家庭参与文化活动,发挥艺术资源优势。
服务矩阵优化行动。深化“我们的节日”等品牌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动非遗传承、红色教育进社区,提升居民文化活动参与率。同时,不断借鉴现有文化社区先进经验,持续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与服务水平,提升文化服务的精准度与满意度。
下一步,环翠区将持续深化“文化+”融合发展战略,持续深挖海洋文化与艺术资源,探索“艺术+商业”联动模式、深化“海洋文化+研学”场景开发,将油画艺术的美学价值、渔乡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社区建设有机结合,以文化浸润社区肌理,以创新激发发展动能,着力构建主客共享、产城共融的滨海文化生态圈,夯实现代社区治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