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布朗特怒怼算法?飙脏话吐槽,艺术不该是“流量狗粮”!
更新时间:2025-09-04 00:43 浏览量:3
“我真是讨厌这个词!”——当温柔优雅的“玛丽·波平斯”突然爆粗,好莱坞的算法逻辑仿佛被重重敲了一下警钟。
|从《奥本海默》到好莱坞困境
2023年夏天,艾米莉·布朗特在宣传《奥本海默》时,被问到“算法”这个词,她当场就忍不住飙了一句脏话。
两年过去,算法的势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深入了电影行业。它几乎决定了观众看什么、制片厂拍什么,甚至什么才配被叫做“艺术”。
而艾米莉·布朗特——这位从《穿普拉达的女王》走出来的气质女星,到《寂静之地》《奥本海默》里的实力派,再到迪士尼《欢乐满人间2》里的玛丽·波平斯——一路摸爬滚打,却始终没有向算法低头。
|算法是神,但我们不是信徒
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
深夜刷手机,本来只想看一条,结果两小时过去,手机推给你的是一连串“猫咪喝啤酒”“五分钟学会满汉全席”的视频。
——算法轻轻一推,你就失去了时间。
艾米莉·布朗特毫不客气地说:“有些新东西真的让我火大,比如算法。拜托!它怎么能和艺术扯上关系?”
这不是老派演员的抱怨。她见证过独立电影的辉煌,也参与过商业大片的狂欢。她真正担心的是:整个创作圈都在被算法绑架。
🌟 “算法可能偶尔赏你一根骨头,让你突然爆红;也可能把你打磨三年的作品丢进没人看到的角落。”
|我们在聊电影吗?还是在刷内容?
现在谈电影,往往变成几句快问快答:
“好看吗?”
“豆瓣多少分?”
“短视频里有片段吗?”
三句话,就决定你看不看。
与此同时,一个博主挑战“吃十斤芝士”的视频,却能收获千万点击。
艾米莉·布朗特说出了关键:艺术正在被当成“内容”,而内容正在沦为“流量狗粮”。
她不反对娱乐,也拍过《丛林巡航》这种轻松电影。但她质疑的是:为什么只有“能快速被消费”的东西才被看见?深度、挑战性的作品,却被挤到角落。
就像你花几个小时炖的老火汤,没人愿意等;而一杯奶茶,却能轻松收割所有人。
|她其实没变过
很多人说艾米莉是商业片的受益者,《寂静之地》系列爆红,《奥本海默》口碑票房双丰收。过去几年,影迷还总把她和《神奇四侠》里的隐形女联系在一起——但她本人早已公开否认过这个传闻。
即便如此,她依然凭实力在大银幕占据一席之地。她从没被“流量逻辑”绑架,而是坚持挑自己相信的角色和故事。
🌟 “当艺术也要跪在算法面前时,我们就只剩下数据,而失去了灵魂。”
|我们能做什么?
艾米莉没有给出什么宏大的解决方案,她只是个还想好好演戏的演员。
但她提醒我们:
别把选择权交给机器。
偶尔试试:
关掉推送,走进影院;
看完一部电影,不要急着打分;
给自己留一晚的时间去思考。
因为算法能算出你喜欢什么,但它永远算不出你会为什么而落泪。
|最后的小彩蛋
《神奇四侠》导演去年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
“我们本想找她来演隐形女,不是因为她的数据,而是因为她能让观众相信:即使隐形,也依然有力量。”
你看,哪怕在这个被算法绑架的年代,依然有人选择相信直觉和情感。
而电影,也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