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州的艺术“破茧”
更新时间:2025-09-04 19:41 浏览量:1
陈星州的艺术“破茧”
星州兄做了个美术馆,美术馆首个展览是他的作品,主题取“破茧”。我觉得有两层意思,一是美术馆前身破旧老房子,星州兄改造后,破茧成了兼具美学与时尚的美术馆;二是他绘画之路的几重变化,从油画到泼彩泼墨到回归传统,思想,观念,新旧,传统与当代,冲突与融合,从画作中可以看出星州兄的思考。
传统国画的追求者看不惯当代艺术,这好像是圈里的共识了。我觉得当代艺术与传统是割裂的,我也常看当代艺术,尝试寻找一些通感,但很难。有人说当代艺术就是不定义它,可以是观念也不是观念,无形象无定义,可以无限可能,说得太空泛玄虚了,又不是参禅。
一件艺术品,若需过度依赖旁白解读方能成立,几近欺诈;无需任何解读便能被大众一眼洞穿,那是俗品。唯有那些能引人会心、耐人寻味、在似懂非懂间激发深层感受的作品,方显高级。当代艺术中那些依赖文章解说、用各种观念哲理的阐释来支撑的作品,已偏离了画道与艺术的本真。我认为高层次的审美是少数人的天赋,难以强求普及。在当下的社会生态里,艺术的活动,终究也只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圈层。
星州兄的画是在传统与当代之间找到了一个交融点。他的系列作品《微山録》与《花妖记》,可见他的巧思,我读到他作此系列作品时的思虑,既要传统,又不想囿于传统形式,于是把山水花鸟的意趣凝炼,如同盆景般栽种于青花瓷的意象中,这可视为一种形式上的突围与挣扎。近两年他用指墨画的一些画,线条迟涩间见淋漓水墨,色墨交融涨开,有一种灿烂精神感人。这些画从形式、题材到表现手法都有别于传统,也不是传统文人画的逸气文气,这是一种极具当下感,当代性的审美趣味,但隐约间又有传统的意蕴,我觉得这就是星州兄的破茧。
星州兄以前在北京卖画卖得很好的时候,突然就觉得艺术家卖画为生艺术就死了,于是回到家乡北流,抛开以前卖画的生活,在村里沉淀。玩音乐,吹陶笛,弄沉香,做设计,把一个村子做成露天美术馆,搞了一次展览,成一时网红打卡地。今年更是做了个美术馆,一个人在家乡做了实事引领审美方向,我觉得这很了不起!
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人的想法也会不同,今天以为的破茧,明天可能觉得是结茧。不断的探寻追问,这就是人生有意思的地方。星州兄画画,设计,玩音乐,做手工,收藏,他的人生是有意思有厚度的。
陈星州
职业画家,现居北京
200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
2012年入选国家文化部CYAP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
2012年跻身全国八零后作品春季拍卖成交纪录前十名
2014年获爱尔兰文化部奖学金赴爱尔兰学习访问
2015年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创作基金支持
作品多次参加佳士得、保利,嘉德、诚轩、荣宝、西泠等拍卖行大拍。
个展
2006年 《意象·迹象-陈星州个展》 湖北美术馆
2009年 《孤独天使-陈星州个展》 杭州西泠书画院
2014年 《我见青山-陈星州水墨展》 北京华府会观心堂
2015年 《LANDSCAPE-陈星州》 北京798艺术区In2 space
2016年 《星河泛舟-陈星州个展》上海星河画廊
2017年 《陈星州韩佳茜纽约双个展》 美国纽约Bennett媒体中心
2017年 《艺海归鸿-陈星州画展》 广西玉林市博物馆
2018年 《见微-陈星州水墨观摩展》 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9年 《吾问西东-陈星州画展》 广西南宁博物馆
联展
2007年 《365度新锐艺术大展》 上海多伦美术馆
2010年 《上海世博会中国艺术周》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馆
2012年 《中国未来-新兴艺术家计划》 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2年 《 “引爆”CYAP汇报展》 北京国际会展中心
2013年 《想象无限-青年家计划》 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2014年《绘事微颜-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上海豫园万丽酒店
2015年 《巴黎艺术博览会》法国巴黎大皇宫
2016年 《变革中的水墨艺术 》 北京山水美术馆
2017年《艺术东京国际艺术博览会 》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
2017年 《丝路墨华-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巡展》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
2019年《新青年.新水墨大展》上海展览中心
2021年《山行-中国画青年名家学术邀请展》 北京砚山画馆
陈星州设计改造的鬱林美术馆:
陈星州作品系列之《花妖记》:
陈星州作品系列之《微山録》:
部分指墨画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