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栋预计9月封顶,通州这个艺术“梦工厂”有望明年竣工,还建美术馆和艺术廊道
更新时间:2025-09-04 21:32 浏览量:4
塔吊林立间,蓝色围挡内的宋庄青年艺术家工坊项目正加速生长。
据中建五局消息,该项目已全面冲出正负零,首栋编号为B8的工坊预计今年9月将率先封顶。该项目有望明年年底竣工。
△项目效果图仅供参考
据悉,未来,年轮美术馆、艺术之塔、艺术沙龙与艺术传媒中心以及作为该项目立体慢行系统的艺术连廊,将在10.45公顷范围内接连拔地而起。
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国际领先型青年艺术家创作集聚地,打造出集创作、展示、交流、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力艺术社区与国际艺术客厅。
△项目效果图仅供参考
该项目拟为约2000名青年艺术家提供900余套艺术家工坊。包含配套的公共美术馆、共享画室、公共食堂、艺术多媒体厅、画材及作品仓库等多种产业公共设施,打造一座新的“艺术会客厅”,将成为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新地标。
“艺术会客厅”初露真容
据介绍,该项目分A、B、C三个分区,共26栋工坊,当前有超千名工人同步施工。
作为项目“样板”,B8工坊背靠下沉广场、紧邻年轮美术馆,内部格局清晰可见。B8工坊是目前进度最快的楼栋,9月前后就能完成封顶。与常规工地的局促不同,B8工坊内部宽广明亮,大楼主体已完工。走在其中,可以看出未来一座座艺术工坊的大致模样。
△项目效果图仅供参考
据介绍,项目户型设计完全贴合艺术家需求。面积从90余平方米到500余平方米不等,层高多在4.5米至5.5米之间,既适配新锐画家的创作,也能承载多媒体艺术家的沉浸式作品;部分工坊还预留展示橱窗,如同“文化窗口”,让创作过程与欣赏形成良性互动。
△项目效果图仅供参考
据悉,该项目拟为约2000名青年艺术家提供900余套工坊,包含配套的公共美术馆、共享画室、公共食堂、艺术多媒体厅、画材及作品仓库等多种产业公共设施。一座服务青年艺术家的“艺术会客厅”已现雏形。
“艺术城邦”释放文化动能
宋庄青年艺术家工坊项目,是面向全球优秀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平台,将为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展示、发展孵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更是为未来孵化青年艺术家和艺术大师的加速器。
作为宋庄艺术创意小镇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着力打造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地,铸就宋庄又一代表性的新地标。
据悉,青年艺术家工坊位于东六环外的宋庄镇小堡艺术区西南角,地处副中心创新发展轴上。项目占地10.45公顷,建筑总面积约21.33万平方米。
圆领部落距青年艺术家工坊项目仅100米,宋庄艺术市集距该项目不过500米,宋庄美术馆距这一项目只有600米,印象街距该项目800米,小堡文化广场距项目也只有1000米……
身处艺术产业集中区域,青年艺术家工坊可快速形成艺术产业聚集效应。
△项目效果图仅供参考
项目智慧展厅的沙盘更直观地勾勒出这座未来将汇聚众多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城邦”全貌。
沙盘上,艺术沙龙、阅览室、美术馆、酒店、艺术会客厅、陶艺工坊等公共设施格外醒目。其中,艺术之塔、年轮美术馆、陶艺工坊、下沉广场等将成为“地标”性建筑。
△项目效果图仅供参考
通过效果图可以看到,位于项目中轴线上的年轮美术馆以清水混凝土整体浇筑,外立面保留模板纹理,如同树木年轮,和工坊整体的灰、白、红配色有机结合。美术馆内,将围绕中心庭院塑造观感丰富的艺术感知空间,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
△项目效果图仅供参考
作为整个工坊活力枢纽的下沉广场将包含多种功能及生活配套设施。目前,其配套服务楼已经封顶。未来,这里将兼具露天剧场、艺术市集、休闲广场等多重功能,汇聚艺术档案馆与艺术连廊,形成氛围舒适且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型公共开放空间。
艺术廊道将32栋楼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建筑复合功能体,体现出空间的连贯性与艺术感。局部结合游憩和展陈功能,将艺术作品渗透在步行体验中,吸引游客和市民打卡体验,让参观者在移动过程中有机会停留和观察,创造更浓厚的艺术创作及艺术体验氛围。
作为项目西侧片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27米的艺术之塔,旨在为艺术家和公众创造一个与艺术亲近的探索空间,鼓励大家停留寻找创作灵感。
未来,宋庄青年艺术家工坊会以开放包容的现代艺术建筑风格为主,整体延续现状建筑灰、红、白为主的小镇色调,构建起“一园、两片、三聚落”的规划结构,快速形成艺术产业聚集效应,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新焦点。
北青社区传媒整合整理自副中心之声、 中建五局北京公司